【Herstory99】婦產科醫師海梅‧西曼: 舉重練肌 延年益壽

文/楊慧莉 |2025.08.30
181觀看次
字級
2020年,西曼參加「內布拉斯加州夫人」選美,贏得后冠。圖/The Voice News of Southeast Nebraska
阻力訓練不拘一格,包括抬起小孩。圖/123RF
《柯夢波丹》雜誌上的封面女郎都很纖細、漂亮,西曼曾受影響而不自信。圖/Magazine Cafe
阻力訓練是關於今天比昨天更強壯。圖/123RF
圖/Medium
西曼頓失好友後,發現健康的重要性,於是重回健身房重訓。 圖/GoodLife Proteins

文/楊慧莉

近年來,肌少症和其所引發的健康問題愈來愈受到關切。婦產科醫師海梅‧西曼對此深有同感,最重要的是她發現防止肌少症最好的方法,並帶領世人走出迷障,邁向健康之路……

經驗之談
增肌強身抗衰老


海梅‧西曼(Jaime Seeman)是通過董事會認證的婦產科醫師。除了執業外,她也熱中健身、預防醫學和營養學,並著有健康養生暢銷書《Hard To Kill》。此外,她還贏得二○二○年內布拉斯加州夫人頭銜,並與巨石強森一起出現在美國體育競技真人秀節目《泰坦運動會》(Titan games)中,還是三個女兒的媽。

婦女健康應擺第一

從醫之路,西曼主要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她的母親是一名護士,後來轉到醫療行政單位。母親曾對她說,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她想要當一名醫師。於是,西曼便懸壺濟世,幫母親圓夢。

西曼的專業和興趣主要在婦女健康和更年期的調養。她不僅知「道」,也身體力行好的健康習慣,當病患的楷模。舉例而言,她每天早起,照顧家人之餘,一定會在出門就醫前做運動,也一定會吃營養。她明白太多用來忽略營養和健身的藉口,而她拒絕每天只是努力的活著。她志在讓自己身強體健,活得更好。

另外,西曼也認知到,身為家長,必須將自己的健康放在優先位置,才有精力和彈性照顧他人,「婦女別再把自己放在最後順位,這點很重要。」而身為醫師,她的目標是協助病患(主要是婦女)活出更健康的生活,免於長期臥床和過多的醫療,讓她們活出喜悅和價值。

西曼以過來人之姿表示,「當我把自己放在第一,吃營養高的食物、運動、看重睡眠、找到修復的方法,並減輕自己的壓力,我就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媽、妻子、醫師和人。」

兒時混淆的審美觀

西曼對健康的認知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經過一番波折。當她還是小女孩時就熱愛運動,也喜歡塗指甲油,穿著母親的高跟鞋在家附近閒晃。打從一開始,她就活在一個很反差的世界,對於女生該不該做什麼,以及該有如何的樣貌,有著彼此衝突的想法。然而,到了高二時出現了轉捩點。

西曼的母親帶她到模特兒經紀公司試鏡。事後,她不記得自己當時有多緊張,或穿了什麼衣服,但她永遠記得第二天早上的感受。當時,她正要走去學校,就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要以「大尺碼模特兒」的身分簽下她。

如今回想此事,她深感,如果能夠重來,她要告訴十六歲的自己,就一如她母親當時對她說的話,「你生來就是要迎接更大、更好的事物。」

然而,她當時回絕了經紀公司的提議。後來,她兩次打進國家大學體育協會的壘球隊,還當上舉重運動員。她很喜歡待在健身房,也很愛把玩身邊的重物,但最愛的是身體健康帶給她的自信。

不過,西曼內心深處有個聲音不時會跑出來,告訴她,自己是個大隻佬,聽起來就像那個經紀人的聲音。每當這個聲音響起,她就瞬間變得不自信。尤其是他們當時只有《柯夢波丹》這樣的婦女時尚雜誌,對於「美」有一定的標準,「那些封面女郎都沒有肌肉,老實說,都很脆弱,不太健康,但對全世界的人來說,她們很漂亮,是偶像。我還是小女生時,就被那種雜誌框住自己該有的長相和對自己的看法。」

婦女健康三大威脅

而今當上醫師且見多識廣後,西曼覺得社會的審美觀就是問題所在,即便像舉重這樣的事有很多健康好處,文化和社會迷思仍存在著對女性的刻板印象,認為婦女該不該做什麼。她相信,如果我們可以創造一種新文化,將焦點從審美轉向健康上,不只婦女的健康,每個人的健康都能獲得改善。

不過,西曼當時並沒有這樣的智慧。如今想來,她希望大學後能繼續在健身房鍛鍊,在往後的家庭生活和充滿壓力的事業中吃得很營養。實際狀況是,她上了醫學院,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她結婚並生了三個小孩。一天,她醒來,開始面對相同的新陳代謝疾病,這是她平時協助病患處理的問題。她看到這個問題,也感受到了。但她告訴自己,等有空時再好好處理,一如她後來發現「我們很多人都會讓自己相信我們還有很多時間」。

而今,美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指出,婦女性命的前三大威脅是心臟病、癌症和中風。西曼根據自己的專業表示,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新陳代謝出了問題,而即便現代人高油脂、高碳水化合物、高度加工的飲食推波助瀾,但婦女其實可以做一件事,大大降低死亡風險,那就是增強肌肉,只是許多婦女終其一生都未做到。

消除路障
破解舉重三迷思


婦產科醫師西曼進一步探究為何婦女不去增強自己肌肉的原因。她發現,原因出在三個主要迷思持續發揮效用,阻止婦女去做有益自己的事。

鍛鍊不會變肌肉男

迷思一:如果我們練舉重,就會變成大隻佬。

西曼發現,許多婦女會覺得舉起二十磅重的啞鈴,就會看起來像主演電影《魔鬼終結者》的肌肉男阿諾‧史瓦辛格。對此,她釐清,要變成那種樣貌,需歷經多年的認真訓練,還有打類固醇。如果你環顧健身房,就會發現要變成像綠巨人浩克那樣的身材還挺困難的,甚至對多數男人也是如此。

西曼進一步說明,我們每個人的肌肉大小和樣貌取決於固定的基因潛能;除此之外,會花上多年的認真訓練和一以貫之的努力,才能建立和維持精瘦組織;而女人跟男人一樣,也有相仿的肌力潛能,卻也會發生易受與年齡相關的肌肉流失,即所謂的「肌少症」。

西曼根據自己的專業表示,女性過了四十歲後,平均而言,會失去約一個百分比的肌肉量,而隨著這些與年齡有關的體能下滑,我們變得虛弱、脆弱,所有慢性疾病的風險就上升了。「有個研究指出,花愈多時間和努力去做阻力訓練的女性,身體組成就愈好。」

阻力訓練有其必要

迷思二:舉重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好難或太難。因此,女性一旦決定運動,常會選擇鍛鍊心肺耐力的運動器材。

對此,西曼澄清,阻力訓練隨時都可上手。沒人會在去健身房的第一天,就做五百磅的深蹲。阻力訓練是關於今天比昨天更強壯。

此外,比起男性,女性的身體有些優勢,可以製造更多的雌激素,這讓女性不會太快疲憊,復原得也比較快。而這點也代表在重訓時可以承受更大的強度,而不會過度訓練。

迷思三:舉重適用於男孩,有氧運動適用於女孩。

西曼指出,這種迷思在進健身房就可一眼看出:置放跑步機、滑步機、踏步機的偌大房間都是女性的身影。她提醒,阻力訓練正是唯一能抵銷骨骼肌重、體力和體能隨著年齡下滑的非藥物干預,而這是跑步機無法代勞的。

西曼認為,健身房文化中的男性偏見隨處可見,該是時候改變了。她表示,所有人都有肌肉,肌肉讓我們健康,有助對抗女性三大頭號殺手。阻力訓練真的隨時都可上手。

現在就開始練舉重

西曼也點出一種錯覺,好似我們都需要華麗的機械器材或啞鈴之類的訓練,才能練出肌肉。然而,在二○二一年的一個研究中,有一群六十五歲以上的婦女接受檢測。她們每周接受三次的徒手訓練和阻力帶訓練,總共進行了十六周。結果,這些婦女的體力、功能性健身、握力和步速上都大有提升。

換句話說,肌力的訓練不拘一格,可以舉重、提雜貨、抬起小孩,或是從徒手訓練開始。身為醫師,西曼自認其職責所在就是確保婦女活得健康而長壽,方法就是藉由增強和維持她們的肌力。

二十九歲時,西曼頓失最要好的朋友,這讓她了解自身健康問題的急迫性。當時,她站在那裡,面對生命的有限。她很虛弱、也很疲憊,而她也失去大學後就不再重視的肌肉。她知道自己必須回到健身房,再次重訓。在她重拾健康後的兩年,她上《泰坦運動會》節目跟生活中真正的英雄較勁。同年,又參加美國夫人選美比賽。她做這兩件事是為了粉碎文化中的刻板印象,那便是練肌肉是男人的專利。

因此,西曼建議世人現在就開始練舉重,「沒有人能為你代勞。你的老年將會感謝你,如果你現在有些年紀,也為時不晚。這跟審美無關,跟健康有關。身強體健的女人一定是健康的女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