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創業 才知柴米油鹽貴 文/記者張璇 |2023.01.15 語音朗讀 44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蘑菇街主播直播場景。圖/新華社圖/新華社蘑菇街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圖/新華社 文/記者張璇蘑菇街CEO陳琪與互聯網十年高速發展同頻共振。「我們這代人,在互聯網中拚搏創業,在互聯網上奔跑成長。」他說:「移動互聯時代為我們這代人的創業創造了機會。」陳琪是典型的中國大陸「八○後」互聯網創業者,有著計算機專業背景,曾是淘寶第五十一號員工。「當時代向前,新的基礎設施出現,創業於我而言,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二○一一年,他和大學時期的同學共同創辦了蘑菇街。「剛創業的時候,互聯網行業是開放互通的,比如我們最早做的導購社區,可以連接微信、微博、淘寶等,系統的開放是當時創業的風口,一個網站可以鏈接另一個網站。」陳琪回憶。在陳琪看來,十多年來創業的另一個風口,是二○一三年前後開始興盛的風險資本。「我們剛創業時,都沒聽說過風投,我和其他創始人都是賣房創業。」陳琪笑著說,「後來風險投資很熱,我們也引入ABCD一輪輪融資,資本推動行業的整合能力開始變強。」購併、上市、轉型……像多數互聯網企業發展歷程一樣,蘑菇街抓住了這個時代的機遇。「雖然其中也有波折,但我們都克服下來了。」陳琪說。時代向前發展轉向微信、移動支付、手機健身、網絡租車、長短視頻、掌上閱讀……十年來,海量應用覆蓋了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批公司因此誕生、壯大、成熟。移動互聯網以其泛在、連接、智能、普惠等突出優勢,有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創新發展新領域、公共服務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但很明顯,這十年裡,後五年不同於前五年,互聯網創業方式有所轉向。」陳琪說,獲客成本變高,互聯網模式創新創業門檻隨之變高,僅僅是模式創新,已經很難在市場裡獲得市場和資本的青睞。互聯網創業,除了受行業自身演進規律制約,其發展轉向還受外部環境影響。陳琪說:「從華為事件開始,美國市場對待中國企業的態度就開始有所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創業內外因素在變,但創業初心不變。在陳琪看來,蘑菇街本身不僅僅是電商,而是圍繞著「美麗經濟」、「大眾時尚」創新創業。「從開始的時尚社區,到後來的網紅經濟和網紅店,再到直播電商,都有我們在行業裡探索的身影。」事實上,蘑菇街是行業裡率先入局直播電商的。二○一五年底,蘑菇街著手直播電商項目,二○一六年三月上線。陳琪說,後來自媒體把直播行業向前「推」了一把,於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創業都在做直播、短視頻了。看好下一個周期對於互聯網創業者而言,互聯網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增量轉存量」,創業者紛紛開始自創新路:向前,硬科技;向下,下沉農村;向實,工業互聯網融合;向內,元宇宙;向外,全球化。陳琪坦言,創業十多年,他每天都有壓力,從對宏觀的判斷到企業戰略策略執行,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處理。「只有創業了才真正知道『柴米油鹽貴』,但遇到困難,我和團隊仍然一起戰鬥。」但凡有陽光雨露,創業者都會拚命生長。「互聯網創新有周期性,互聯網已經在等待下一個爆發點,我看好下一個周期。」陳琪這幾年一直在關注大陸「東數西算」工程。這一國家重大工程,是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如果算力成本下降、資本市場的機制和基礎設施搭建更趨完善,我相信會出現新一波基於算力的創新創業浪潮。」陳琪如此展望。陳琪認為,創業者不僅僅要有基本的創業精神,還要有「看大勢」的能力。「國家大力發展的基礎設施為我們創造很多機會,如『一帶一路』倡議。二○二一年我們開始投入其中,計畫開發和測試海外的平台。」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為了讓更多創業力量響應這個時代,不辜負這個時代,陳琪盡其所能,做著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他去雲貴川考察,支持年輕人到杭州開店創業,帶動貴州一村莊的剪粉熱銷;他回母校,捐款人民幣五百萬元成立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助學基金,助力那些有夢想的年輕人在工業設計上開闢天地;他投資「種大豆長出『牛肉』」的人造肉項目,看好新消費……「因為我自己是創業者,更能理解初創者的艱辛,我也相信互聯網行業會愈來愈好。」陳琪說。 前一篇文章 【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次仁拉姆 用愛融化「礙」的堅冰 下一篇文章 扎根柴達木盆地的小巨人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 作者其他文章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始人王堅 大模型技術的可能性【搜狐創始人、物理網紅】張朝陽直播、短視頻、自媒體 創造新的知識傳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