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次仁拉姆 用愛融化「礙」的堅冰

文/記者張京品、陳尚才、劉洲鵬 |2023.01.08
4502觀看次
字級
在學校裡,次仁拉姆和學生一起過生日,看學生製作生日禮物。圖/次仁拉姆提供
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圖/次仁拉姆提供
圖/次仁拉姆提供

文/記者張京品、陳尚才、劉洲鵬

六年前的一幕讓次仁拉姆印象深刻:她和同事來到聶榮縣一名聾啞學生家中,開展送教上門服務。孩子看到她攜帶的物資裡放著的校服格外高興,比畫著讓母親為自己穿上校服。

「我能強烈感受到身障孩子想入學的渴望。命運對他們已經造成了不公,特殊教育就要通過愛的滋養,讓他們能夠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盡可能消除身障學生融入社會的障礙,給孩子多一個人生選擇。」西藏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次仁拉姆說。

二○一三年,藏北草原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建成,次仁拉姆親歷了那曲市特殊教育從無到有的過程。如今,愈來愈多的特殊孩子在她和同事的教育幫助下,走出精采人生。

藏北草原第一所

已是高原十月,藏北草原漫長的冬天已悄然來臨,雪總是偶然間會飄起來。受疫情影響,坐落在海拔四千五百公尺的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尚未開學,學校制定了線上教學計畫,指導孩子們的學習。

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是那曲第一所對視障、聾啞、智力障礙等多種類型的身障兒童進行九年義務教育的特殊教育學校,熱愛教育事業的次仁拉姆是這所學校的校長。

今年四十七歲的次仁拉姆,從小在那曲長大,一九九四年從西藏民族學院中師班畢業後,就投身到家鄉的教育事業中。「做老師的,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好的教育,身障孩子也應接受教育。聽完宣講,我就覺得特殊教育這份事業很有意義,但當時那曲地區還沒有這種學校,我就想著如果哪一天那曲有了特殊教育學校,我非常願意去工作。」

二○一三年,次仁拉姆投身特殊教育事業的夢想終於實現。這年八月,那曲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成,次仁拉姆接到組織任命,來到學校擔任校長。

「很多人不知道特殊教育學校的存在,學校創辦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尋找學生。」次仁拉姆告訴記者,藏北草原地域遼闊,農牧民居住分散,群眾對特殊教育的認識不足,一些牧民家長壓根兒不知道殘障孩子還可以上學。

為了不讓任何一個殘障兒童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次仁拉姆和學校教師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走村入戶,足跡遍布那曲地區周邊的縣區、鄉鎮、村居。最終,次仁拉姆成功招到六十餘名兒童入學。

暖心治癒的禮物

特殊教育的難度不言而喻。一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對陌生的環境不適應,次仁拉姆和學校教師常常需要耐心地教他們吃飯、穿衣,甚至還要在生活中擔任家長的角色,給孩子們餵飯、洗澡、洗衣服。

二○一三年入學的女孩桑吉桑姆來自嘉黎縣,是一位聾啞學生,通過縫紉班的學習,她掌握了縫紉的一些技巧。利用課餘時間,她為媽媽縫製了一件藍色的藏裝,想送給母親當禮物。

看到次仁拉姆過來,桑吉桑姆用手語問:「怎麼樣校長,這件衣服好看嗎?是做給我媽媽的。」

「她的神情既溫暖又自信,我感覺自己也收到了一份暖心治癒的禮物。」次仁拉姆說。

一部分無法入校讀書的重度身障兒童,也是特殊教育的關注對象。每學年末,次仁拉姆都要與教師們一起制定次年的「送教上門」工作方案,及時更新學生的最新信息,建立一人一檔制,靈活開展上門送教活動。每年次仁拉姆都親自帶隊下鄉,送教上門。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無限的愛滋潤有限的『礙』。作為特校教師,對孩子的愛是最重要的,要用媽媽般的愛去融化他們生活中的『礙』,幫助他們最終融入社會。」次仁拉姆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