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趙雲,字子龍,是三國時代傑出的將領,他曾穿梭在曹操的虎豹騎兵,衝鋒陷陣殺敵退兵,為了救受困的幼主劉禪,後來又橫江攔截被孫夫人帶回東吳的阿斗,單是兩次護衛幼主的行為,就足以名留青史。但劉備在世時,趙雲只是低階的翊軍將軍,不像關羽、張飛、馬超與黃忠等被封為高階將領。
陳壽作《三國志》把「關張馬黃趙」五人合為一傳,於是《三國演義》將這五名蜀漢將領稱為「五虎將」,並杜撰了晉升五虎上將的情節。其中,老將黃忠因斬殺了曹操大將夏侯淵,而被劉備封為「後將軍」,與關羽、張飛與馬超是同等級的。劉備當下就認為,張飛與馬超親眼見證了黃忠的勇猛,但關羽沒有,因此可能會持反對意見,便決定派諸葛亮前去勸說關羽。
關羽聽到黃忠升官的消息後,心裡非常不舒服,認為他怎麼可以跟個老先生同等級?實在難以接受。諸葛亮也料想到關羽的心情,於是寫信勸說,稱讚「美髯公」是將領中的翹楚,不是老將黃忠可以比擬的,這才化解了關羽的心結。可見諸葛亮除了是個軍事家與政治家之外,還是個稱職的心理輔導師。
反之,趙雲的個性就沒有關羽這般剛烈。他是個隱藏版的強將,能與袁紹的猛將文醜大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還多次在危急中救出公孫瓚;與敵人周旋時,還能很快分析出對手的優勢與劣勢,當機立斷,找出應對的方法,不但能用疑兵之計退敵,還可以趁勢反擊。
這樣的人才如果升為將軍,滿身傲氣的關羽定能接受,張飛、馬超就更不用說了,相信黃忠也會舉雙手贊成。但趙雲在劉備在世時並不是五虎上將,要到趙雲去世、劉禪登基多年後,才被追封為順平侯,並列上將之林。
在正史與演義中,趙雲堪稱形象完美的英雄人物,白馬銀槍英姿勃發,清代毛宗崗父子在批註《三國演義》時,更悄悄搬動五虎上將的名次,把趙雲排在馬超、黃忠之前,關羽、張飛之後,可見他深獲民間喜愛。相信淡泊低調的趙雲也不會在乎這排名,他更看重的是,為政者能「行仁政」照顧百姓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