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古人也有外賣 文/余遠炫 |2023.10.16 語音朗讀 33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送外賣不是現代人的專利,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時期,因為城市繁榮富裕,也出現了外賣經濟。圖/摘自故宮精品粉絲團 文/余遠炫因為疫情影響,如今人們已習慣點餐外送,但送外賣的作法卻不是現代人的專利。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時期,因為城市繁榮富裕,也出現了外賣經濟。唐代時,許多貴族大家的僕人,會帶著鍋碗瓢盆到店裡把飯菜帶回家;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可見一個店小二身上繫著圍裙、手裡拿著碗,正要外送食物給客人。根據北宋孟元老的回憶錄《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汴京城裡的酒樓約有一百多間,大酒樓稱為「正店」,是不提供外送服務的;中型店鋪稱為「腳店」,點餐滿一定金額就可提供外送服務;而稱為「分榮」的小吃店則是服務親切,想吃什麼隨傳隨送。但古代沒有手機、沒有電話,要如何訂餐呢?要訂餐的人會派家丁去預約,然後請店鋪派人送到府;除此之外,還可以跟店鋪簽約,請他們按時送餐。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反應北宋時期風俗人情的傳世畫作。圖/翻攝自百度百科北宋是一個繁華的時代,宋徽宗時期人口甚至突破一億,首都汴京更超過一百萬人,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從〈清明上河圖〉中熱鬧繁榮的景象可見一斑。當時,自然有許多的勾欄瓦舍。所謂「瓦舍」,指的是一個大的遊藝場所,「勾欄」則是瓦舍裡面的表演舞台;換句話說,就是現在的劇場、藝文表演等娛樂場所。「勾欄瓦舍」是一處人潮眾多的地方,所以,許多聰明的店家也會把餐點準備好帶到現場販賣。而民間的外賣行為也流入到宮廷,例如,南宋的宋孝宗就曾點了「李婆婆魚羹」以及「南瓦張家圓子」,請店家送到宮廷裡讓他品嘗。因應外賣的需求,宋朝人還設計了一種叫「溫盤」的器皿,在上下兩層之間有一個夾層,可以放入熱水產生保溫作用,然後將溫盤裝進方便攜帶的食盒裡,就可以保持菜餚的新鮮了。據說,城市繁榮、經濟發達,且吃喝玩樂花樣繁多的北宋,是現代人最想穿越回去的理想朝代呢!白馬旁邊有位圍著圍裙手上拿著兩個碗正要外送的店小二。圖/取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官網〈清明上河圖〉勾欄瓦舍場景。圖/取自新浪網 前一篇文章 【食說新語】淡雅味長太守羹 下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2【城市浮光】 從大阪萬博看台灣2025.10.2403佛光山東禪寺優異 幸福村角逐雪州最佳新村獎2025.10.2404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2025.10.2405泰山佛光童軍 重陽送暖2025.10.2406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 承續法脈2025.10.2407電磁波之應用2025.10.2408【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2025.10.2409【時事必考題】危機再起2025.10.2410【翰墨清韻】2025.10.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黑白之間──謝輝龍書法創作個展】茶禪一味【大江南北】梧州龍母廟【藏在剪紙中的故事】上海星雲文教館美術館【書藝心語】眼界【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觀史】一場黑死病 明朝崩然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