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會客室】特技演員的藍海人生

文/陳復 |2022.12.19
856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陳復

學習特技確實是條艱辛的路,但是付出努力學到的技藝誰也帶不走,而且練習過程磨練出的性格特質,更能受用於未來。



倪華恩同學是個特技演員,他家中有五個小孩,華恩排行老四,因家境的關係,父母親從小就培養這群孩子要懂得自己獨立生活。

在華恩還是大班到國小的年紀時,父母就常帶著華恩去發教會的傳單,或者讓孩子自己學習做家事。華恩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自己常站在廚房的小板凳上處理事情,這讓華恩逐漸變成一個「努力型冒險者」,這種特質更與長期練習特技表演有關,華恩說:「在我學習特技的過程中,我常發覺自己好像比別人慢好幾拍,後來我意識到只要自己更努力與更勇敢去練習,身心就可以變得更強。」

十歲時,華恩考進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獨自離開中部的家北上學藝,他的專業在特技表演,歷經艱辛的培訓過程,讓華恩發展出獨立自主、堅忍不拔與團隊合作的個性。

學習過程中,縱使面臨重重困難,華恩依然謹記父母的教誨:「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則」。這樣的信念,讓華恩不受任何環境的負面影響,認真實踐自己對生命的期許,使得他在學科與術科都維持在班級前段的佳績。華恩後來回憶:「學習特技確實是條艱辛的路,但是付出努力學到的技藝誰也帶不走,而且練習過程磨練出的性格特質,更能受用於未來。」

華恩在國三時參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專案,有機會接受傳承與重現高空咬口這門技藝。華恩說:「接下這個重擔時,我深信自己不只是要面臨身心關鍵性的突破,更是在面對台灣文化資產很重要的里程碑。」他在練習咬口時,好幾位同儕都因這項技藝的難度而受挫,紛紛從空中摔落而選擇放棄,華恩雖然在彩排時同樣有不小心掉下來的經驗,但是他會透過「意象訓練」,反覆在腦袋中練習,思考如何能突破,最終順利克服恐懼並完成表演。

身為特技演員,華恩利用這項專長做各種不同的企畫,他曾經代表台灣到各國進行傳統技藝的表演和交流,包含澳洲、法國、德國與比利時,甚至到海峽對岸的上海進行文化交流。經歷過一段非典型的學習歷程,華恩逐漸培養出堅韌的意志,擅長與人合作,攜手挑戰創新,更重要在於華恩對未來的目標,充滿實踐的熱忱。

專精於特技表演外,華恩還深耕公益領域,高一時加入服少團幫忙學長姐組織團隊,除在學校舉辦教師節活動外,也曾到養老院陪伴長輩聊天,後來更接下團長的重任,帶領團隊完成校內大手牽小手的各類活動。

擔任義工幹部的經驗,讓華恩接觸並認識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使得自己更熟悉團隊運作與對外溝通,這些認真服務的經歷,更讓華恩獲頒全國最大青年志工獎項「保德信志工服務獎」。

華恩事後反思,他覺得各項義工專案能獲得別人的正向回饋,源於自己擅長運用同理心去面對他人。高中畢業後,華恩經由特殊選才管道,順利考上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並榮獲鮭魚學習計畫獎學金,他告訴自己要帶著跨領域鍛鍊出的敏銳觀察與情緒共感,繼續勇敢挑戰未來,開拓出人生的大藍海。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兼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