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點滴】台灣與蘇聯陶普斯輪爭議始末(上)

文/許峰源 |2022.11.23
922觀看次
字級

文/許峰源

一九四九年六月,國共戰爭正烈,中華民國政府宣布關閉沿海港灣,防止共軍取得外國援助。是年底,政府遷台,兩岸戰火未止,國軍繼續攔阻前往中國港灣的船隻。

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美國立即增兵南韓,並派遣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九月,美國號召聯合國軍隊登陸南韓,擊退北韓軍隊。

兩個月後,中共獲蘇聯授意派兵深入北韓抵抗聯軍,美國因此對中共展開經濟制裁,同時嚴厲禁止各國飛機、船舶載運物資進入中國港灣,聯合國亦禁止會員國運輸戰略物資援助中共。此時,我國政府趁著國際情勢變化,頒布〈管制資匪航運運行辦法〉、〈管制外籍船舶資匪航運臨時辦法〉,凡是外國船隻擅自進入中國沿海海域,將先警告船隻儘速離開,若有不聽勸者,則會派海空軍進行攔捕。

一九五三年七月,南北韓簽署停戰協定,中共於是抽調兵力前往東南沿海,計畫攻打大陳島、金門、馬祖等鄰近島嶼。兩岸緊張局勢升溫,台灣海空軍密切監視共軍舉動,關注各國船隻在該海域的動向。一九五四年五月,海軍在大陳島附近海域與共軍爆發戰爭;與此同時,蘇聯米格機頻繁在上海附近機場起降,我空軍保持高度戒備,避免喪失沿海制空權。

同年六月,兩岸情勢緊繃之際,美國通知台灣有一艘形跡可疑的蘇聯籍油輪──陶普斯號(Tuapse),將航往中國沿海區域,立刻引起我方高度警戒。先由空軍前往偵查,掌握油輪行蹤,接著海軍在二十三日派驅逐艦丹陽艦前往攔截,隔天凌晨將油輪押抵高雄。二十五日,行政院新聞局對外聲明,我國海軍在台灣附近海域發現蘇聯油輪正駛往上海,船上運載的油料是聯合國禁止輸運之戰略物資,於是將船隻押往高雄。

經查,陶普斯輪是蘇聯剛從丹麥新添購的油輪,淨重八千八百四十噸,先從烏克蘭航往羅馬尼亞康斯坦薩港(Constants),加滿油料後即啟程前往上海,預計將油料轉交中國石油公司。這批油料重達一萬一千七百零二公噸,經化驗分析,其中煤油、汽油占比為三比一,可提供米格戰鬥機使用,屬於重要的戰略物資。

陶普斯輪抵達高雄後,船長加里寧命令船員絕食以示抗議。政府派員登船溝通、勸導以化解僵局,又出於人道考量,將全部四十九名船員接濟上岸,提供飲食,並分批送往台灣工礦、鹼業、水泥三處招待所安置。依據相關辦法,政府協助船員申請政治庇護,然因部分船員堅信共產黨理念,再度絕食抗議並恐嚇其他船員,只好採取隔離措施,分開管理。

因陶普斯輪遭扣押,蘇聯另兩艘前往中國海域的巴士米、列寧格勒油輪不敢貿然前進,以輪機故障為由前往新加坡停泊,並強調運載的油料主要提供油燈照明,而非戰鬥機燃料,避免聯合國會員國撻伐。蘇聯獲得情報,以為是美國派遣艦艇扣押陶普斯輪,揚言不排除以武力護衛航行船隻。雖然美國否認指控,強調陶普斯油輪是遭台灣攔截,船隻停泊在高雄港,但蘇聯反過來抨擊美國袒護台灣,要求儘快歸還船隻、釋放船員,否則將以武力解決問題。

七月,美國為避免戰爭一觸即發,多次聯繫台北外交部,請勿再任意扣留蘇聯籍油輪,避免蘇聯採取報復行動,大動干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