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合唱史】 從伊莉莎白二世回看英國合唱音樂

文/車炎江  |2022.11.22
709觀看次
字級

文/車炎江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離世,大不列顛舉國哀悼。她在位長達七十年又二百一十四天,是英國歷史第一位慶祝白金禧(在位七十周年)的君主,也創下全世界女性領袖有史以來在位時間最久的紀錄。她廣受大英國協和各國政要愛戴,大力支持文化藝術和音樂是箇中原因之一。

她曾親自擁抱過的英國知名音樂家和樂團不計其數──流行音樂的披頭四、艾爾頓強、洛史都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洛伊韋伯,一直到英國二十世紀作曲家布瑞頓、古樂女高音艾瑪柯比等人,皆曾透過皇室予以授爵封賞,並和這些音樂家們維持長期的友誼。

在伊莉莎白五歲那一年,英國作曲家艾爾加親自將《育嬰室組曲》(Nursery Suite)題獻給女王和她的母親、妹妹三人;二十歲時接受倫敦大學頒發音樂榮譽學士學位。二○○五年起設立女王音樂獎章(The Queen's Medal for Music),這個年度獎項旨在表彰對英國音樂生活作出重要貢獻的音樂家,頒布對象不限國籍。

身為一國之主,她支持文化藝術發展的事蹟不勝枚舉,不僅展現個人品味與藝文修為,同時亦表徵英國作為文化歷史泱泱大國的雍容氣度。

英國擁有歷史悠久的合唱音樂文化,它型塑名揚歐陸的「英國特質」,更透過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禮儀式向全世界展示放送。回顧一九五三年女王登基典禮,儀式音樂即已全數使用英國作曲家的作品。除了慶典所需的鼓號樂隊進行曲和程序音樂外,其中超過半數以上是合唱曲,涵蓋古典作品、傳統民謠、英國國教讚美歌、大英國協國歌〈天祐女王〉(God Save the Queen)等;作曲家也從英國本地培養的泰利斯、浦賽爾、培利、斯坦福、艾爾加、沃恩威廉斯,一直到歸化英國籍的德裔作曲家韓德爾,充分展現出「日不落國」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

作為海島國家,英國合唱音樂也逐漸演化出與歐洲大陸不同的獨特性格。細數英國合唱音樂歷史,以索斯伯里主教座堂教區音樂傳統為根基,大約在中世紀晚期便發展出獨樹一格的英國多聲部教會聖歌。悅耳和諧的歌聲讓聆聽者盡皆驚豔,甚至爭相仿效學習,歐陸人士稱之為「英國特質」。

在當時留下的眾多樂譜抄本中,六聲部卡農經文歌〈夏天來臨〉(Sumer is icumen in)大約完成於十三世紀中葉,成為當時聲部數量最多、以最簡易的卡農技術寫出最繁複嚴謹且精密的合唱曲。這個長達二百年左右的歷史紀錄,一直到十五世紀才被打破。



作者簡介

音樂學博士、男中音,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高中時代啟迪對歌唱與音樂的熱情,多次擔任音樂會男中(低)音獨唱、男聲朗誦,擔綱演出多齣歌劇、音樂劇。除舞台演出或錄音外,亦為音樂會節目冊撰寫樂曲解說,並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等系列音樂會導聆暨講座主講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