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奧之細道的松島

文/林一平 |2022.11.15
1936觀看次
字級
圖一:松尾芭蕉遊歷過的「奧之細道」景點 圖/林一平
圖二: 松島的「五大堂」 圖/林一平
圖三:「透 か し橋」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寫專欄,往往會收到讀者的回響,也從中學習不少新想法。我寫了一篇文章〈文學之路〉,敘述立陶宛威爾紐斯的文學之路。刊登後台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來信提到,日本也有文學之路,更為有名。的確,我到東京,有走過一條松尾芭蕉步道,是紀念十七世紀日本俳句詩聖松尾芭蕉(1644-1694)。

周作人曾評論俳句「寥寥數言,寄情寫意,悠然有不盡之味。」俳句是短詩,在松尾芭蕉巧妙運用下,頗能以小窺大,捕捉一剎那的情境,充分發揮出短詩風雅情趣的特色,而不流於文字遊戲。「奧之細道」因松尾芭蕉同名的遊記,成為有名的文學之路。「奧之細道」起點在東京深川,終點是岐阜縣大垣,這是一條長達兩千四百公里、風景秀麗的旅遊路線。

松尾芭蕉在其文中曾讚歎松島為「扶桑第一絕景」,於是我藉由訪問仙台東北大學的機會,特地到松島觀賞美景,拍照留念。有傳說,松島太美麗,以致芭蕉在看到其景色時,無法創作俳句,而咕噥著,「哦,松島,松島。」芭蕉筆下寫了「夏日的海被打碎在千重島上」的美句。

松尾芭蕉遊歷過的「奧之細道」景點,都立有紀念碑或文字碑。JR仙石線的「松島海岸」站下車後步行,路旁立一碑「松尾芭蕉翁夜宿月見之館」(圖一)。莫非這是松尾芭蕉夜宿之處? 走到鄰近中央棧橋之處,有象徵松島的「五大堂」(圖二),這座桃山式建築的佛堂是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矗立於岸邊的小礁石上。

由岸邊到五大堂需經過一座橋,橋面的橫木並未鋪滿,有極大間隙。為了讓人力板車通行,後來加蓋,鋪有兩條狹長木板。橫木之間通透,可以看到橋面下海水的動態,在海風吹拂下,感受「夏日的海被打碎在橋下」。這個別出心裁的橋面設計,稱為「透 か し橋」(圖三),讓參拜的善男信女在過橋留意腳步時集中精神,能在抵達佛堂前收攝心念。

松尾芭蕉年屆四十五歲時進行「奧之細道」之旅,多半走山路和峽谷,但其移動速度甚快,因此還傳聞他是忍者,在江戶時期擔任飛腳(信使、使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