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是這樣被發明出來

文/丹尼斯‧古斯萊本 |2022.11.04
1812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圖/123RF

文/丹尼斯‧古斯萊本

自從電在啟蒙時代掀起一陣熱潮後,這股波濤就再也無法停息。1757年,路易十五任命了當時歐洲物理界重量級專家兼修士,讓安托萬‧諾來(Jean-Antoine Nollet)來教他的孩子物理,其他國家也不甘示弱:英國可以拿班傑明,富蘭克林在前美洲殖民地作的研究來說嘴,義大利當然也出產幾位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包括本世紀下半葉出名的路易吉‧伽伐尼(Luigi Gaalvani)和亞歷山卓‧伏打(Alessandro Volta)。

動物金屬 孰可生電?

電池的誕生讓1970年代兩位義大利科學家之間的爭執畫下句點,這一切要從1791年說起,伽伐尼在詳細研究過青蛙後,於波隆那發表了一篇標題為〈關於電產生肌肉運動的評論〉的論文,認為動物的肌肉會對神經發電。當時已是著名科學家的伏打,不但是帕維亞的大學教授,更是盛名遠播的倫敦皇家學會一員,雖說對最初的同僚發現很驚訝,但他很快就質疑起這個說法:造成這種現象的,會不會是伽伐尼用來連接肌肉跟神經的金屬環,而不是動物本身。

電源新生 柱狀電池

一場大論戰就此開打,戰火延燒到整個歐洲的學術界,幾個國家都有「動物電」和「金屬電」的支持者,他們就跟革命思想家的擁護者和反對者一樣極端,兩方僵持不下,類似的實驗大量出現:不只是青蛙,連綿羊、雞,甚至是昆蟲,都成為熱血科學家的手下祭品,又是分屍又是剝皮的,直到伏打在1797年發表〈僅通過金屬之間的接觸即可產生動力〉一文,這些可憐動物的苦難才算結束。之後伏打將銅片和鋅片交疊,並在幾對金屬片之間用浸過鹽水的溼布隔開:只要將最後端的銅片跟最前端的鋅片用金屬線接起來,就會產生電流!這就是1800年間問世的「柱狀電池」,新的電源就此誕生……

文字內容節錄自《原來XX是這樣被發現的:電池篇》,台灣商務印書館授權使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