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發展重要里程碑 犁

文/丹尼斯‧古斯萊本 |2022.12.30
1012觀看次
字級
圖/克拉克
圖/克拉克
圖/克拉克

文/丹尼斯‧古斯萊本

「犁」是一種耕作用農具,最早出現在7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那時的犁還是木頭製的(也有石製、骨製或角製,但非常少見)。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工具逐漸被傳遍整個中東,再來是地中海周圍,接著傳到北歐:丹麥有發現西元前3000年左右留下的耕作遺跡。

發明條件  革命意識

這個發明要出現得先符合幾個先決條件。首先當然是要有農業,這早在犁出現前幾千年前就有了。農業的出現啟動了「新石器革命」:人類族群從狩獵採集社會逐漸轉型到農耕社會,並在農作物附近定居下來。當時的農作物主要是當地的野生物種,然後才轉變為小麥、大麥等馴化植物。為避免誤會,這裡補充一下:這個過程只是名義上叫作「革命」,但實際上整個轉變相當緩慢。

澳洲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Vere Gordon Childe)之所以在1923年把它形容成「革命」,是因為他那時被馬克思理論與剛掀起的蘇聯革命迷昏頭了!之後,雖然這一詞已經被烙上了意識型態,但由於聽起來順口,大家也就跟著用。

光有農業不夠,還得馴養夠強壯、能吃苦耐勞的動物,才能拖得動犁,不然發明出來也沒用。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包括山羊、野豬,還有貓,都不太可能幫忙犁田,牛反而很適合。所以,最早的犁會剛好出現在人類能馴養出溫馴牛科動物的年代,完全不是巧合。人類發明出犁來應該不是想自己拉吧!

前有牛拉  後有犁耘

從此以後,在播種前可以用犁翻土。儘管裝置簡陋,但和鏟子跟十字鎬相比,可以使產量增加5倍。也就是說,只要手上有地能種,播種量可以上升5倍,這是相當關鍵的改良,因為這代表能耕種的土地又多了5倍。之後的情況可以想像:手上有更多耕地,就能生產更多糧食;糧食太多會吃不完,多的糧食便可促進人類族群分化:農人能供養工匠、軍人、祭司,甚至是發明家,所有人都能專心從事自己的工作。最早的村落就這樣逐漸成形,並且很快就在它們之間建立出簡單的貿易,然後繼續發展出輪子等其他發明……偉大的冒險史詩就此展開,永遠不會有結束的那一天。



內容與圖照節錄自《原來XX是這樣被發明的:地球上130項從遠古到現代的驚人發明》,台灣商務印書館授權使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