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加工

文/丹尼斯‧古斯萊本 |2022.11.24
87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字內容節錄自《原來XX是這樣被發明的:金屬篇》,台灣商務印書館授權使用 圖/123RF

文/丹尼斯‧古斯萊本

紅銅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金屬對人類相當重要,所以許多歷史重要里程碑都以金屬為名。如果是指人類與金屬的第一次接觸,那的確是很久以前的事:大約在4萬年前,於約納省活動的尼安德塔人就迷上了黃鐵礦,還採了一些帶回屈爾河畔阿爾西的洞穴內。但很明顯的是,他們發現這東西除了美觀沒有其他優點,擺著好看而已,一點用也沒有。

早期金屬  炫耀為主

若是把定義改成「人類何時開始加工金屬」,年代就離我們近多了:1萬年前就有人從土裡採集天然銅礦後,另加熱直接錘打成小型物件,通常是像珍珠一樣拿來裝飾用,土耳其境內的關查奧努等地已出土了與此行為相關的遺跡。之後人類的目光很快就轉移到另一種更稀有、更眩目的材料,也就是黃金:這種貴金屬總是閃閃發亮,所以不斷被世人瘋狂追逐;由於其不變性與極佳的可延展性,它很快就成為炫耀必備的物品。

固態轉液  凝固不變

金屬熱轉變技術約在西元前五千紀末才發展出來,至此冶金學才算真正問世。能掌握這種技術,代表人類已經觀察到金屬的兩種特性:熔度(吸收足夠熱量後就能從固態轉變為液態)與造模性(鑄好的形狀在冷卻與凝固後保持不變的能力)。而保加利亞的艾邦納爾遺址與塞爾維亞的魯德娜.格拉瓦遺址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銅礦礦場,其年代差不多也是人類開始開採銅礦之際。

而一種更堅固的合金:青銅,是在銅中加入約10%錫產生的合金,它的問世象徵青銅器時代的序幕。不過4000多年前的冶金師元祖到底是怎麼發明出青銅的?是偶然的操作失誤還是刻意試驗得出的?這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考古學家未來也許能解開這個千古謎團!



文字內容節錄自《原來XX是這樣被發明的:金屬篇》,台灣商務印書館授權使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