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微電影得獎作品《等待.奇蹟》 道出SMA患者未來渴望

陳玲芳 |2022.10.29
1895觀看次
字級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舉辦二○二二第四屆三好微電影甄選比賽,前三名得獎者齊聚洛杉磯領獎。圖/生命之窗慈善協會提供
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不畏疫情,親自前往洛杉磯受獎。圖/生命之窗慈善協會提供
《等待‧奇蹟 Awaiting Miracle》,在第四屆二○二二年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中脫穎而出,奪得紀錄片組第二名佳績。圖/生命之窗慈善協會提供
《等待‧奇蹟Awaiting Miracles》記錄了病友王潔沂(右)的故事,左為其母李文婷。(片中截圖)圖/生命之窗慈善協會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響應星雲大師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舉辦第4屆2022年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日前得獎名單出爐。榮獲第2名影片,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病友王潔沂故事的紀錄片《等待‧奇蹟 Awaiting Miracle》,娓娓道出SMA患者對未來渴望,令人動容。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生命之窗慈善協會」)以二○二一年推出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紀錄片《等待‧奇蹟 Awaiting Miracle》,用溫暖卻有力道的方式,娓娓道出病友家庭的真實心聲,最終在來自一百零三個國家的兩千七百零三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紀錄片組第二名佳績。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是一種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病友情況會逐漸惡化,失去自主控制肌肉的能力。根據國外臨床試驗與真實世界數據顯示,若能盡早用藥,病友可望維持或改善現有運動功能。

目前,在台灣有超過四百位病友,但僅「不到一成病友」受惠於健保給付用藥;大部分病友,仍苦苦等待接受治療的機會。在藥物給付進度無進展的狀況下,「維持樂觀」成了無奈下的唯一選擇。

李怡潔挺身 為病友發聲

本身也是SMA病友的「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不畏疫情,親自前往洛杉磯受獎並呼籲:「影片真實呈現了SMA家庭所面臨的困境,希望健保署看見病友及家屬對『救命藥』的期待及渴望,在財務可負擔的情況下,嘉惠更多病友,莫使期待變成不可彌補的悲凄遺憾。」

李怡潔年幼時診斷出SMA,曾被告知「活不過二十歲」,人生一度陷入黑暗;罹病的經驗,讓她體會到許多不為人知的掙扎與艱辛,如曾有病友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被疾病剝奪了自主能力,感覺自己無異於「一個還能說話的肉塊」。

這個疾病最殘忍之處,莫過於讓病友擁有與常人無異,甚至更優異的認知能力,「明知有藥可醫,卻用不到」,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命流逝。而最困難的地方,在於SMA疾病用藥治療所費不貲,讓SMA患者處境依舊辛酸。甚至,李怡潔本身也不符合健保用藥資格。她切身體會到這個疾病的殘酷之處。

傳播科系出身的李怡潔,於是善用自身「表達」天賦,決心為病友及病友家庭發聲,成立「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

目前全球有多個國家都將SMA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而台灣自二○二○年通過有條件限縮給付後,近兩年卻止步不前。她心疼病友漫長等待,卻沒有換來好消息,於是二○二一年協會規畫一系列病友紀錄片,期盼透過真實病友故事,傳達病友對於接受治療的熱切期盼。

李怡潔表示:「二○二二年帶給我們最大的體悟是,面對疾病或烽火,沒有人應該被放棄,你我都身在其中。透過不同的方式,例如此次得獎的紀錄片,讓社會上愈多人知道病友們的困境,就愈有機會去改變現況,這是協會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與時間賽跑 等奇蹟到來

《等待‧奇蹟Awaiting Miracles》記錄了病友王潔沂的故事,快兩歲時潔沂被診斷罹患SMA,隨著年紀增長,走路愈來愈不穩、容易跌倒;以前對她而言輕而易舉的動作,也隨著運動功能逐漸退化,而變得日益困難。萬般無奈的是,除了「等待」,他們也無計可施,因為潔沂的狀況並不符合「健保給付」資格。

潔沂的母親李文婷提到:「對於SMA病友而言,時間更是不能等的,每一分每一秒,他們都在面臨不斷退化,若不能及早用藥維持運動功能,便只能眼睜睜看著身體狀況逐漸惡化。」

潔沂近幾年來,只能透過復健或中藥採取緩和治療。然而,肌肉仍日漸失去力氣,甚至半夜因為無法起身,而哭著爬進廁所;這些狀況,看在父母的眼裡,只有無盡的心疼。

李文婷為此曾致信總統信箱,希望總統看見罕見疾病的病友及家屬困境,也持續為女兒與SMA病友發聲,參與媒體訪問、出席記者會等,呼籲早日放寬健保給付條件,但是實際卻苦無進展。

開放SMA用藥 盼國內跟進

放眼國際,SMA病友治療的需求與急迫性受到重視,甚至看重「經濟效益」的英國跟澳洲,也都已全給付SMA藥物;反觀國內,「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立法二十多年,是世界第五個立法保障罕病病友醫療權利的國家,但至今卻有超過九成SMA病友仍盼不到健保給付藥物,更顯得台灣給付進展與國際背道而馳。

根據健保署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八月,罕病專款預算仍有近十億元未執行,若年底仍未用罄,將全數退回繳庫。

過去四年,都出現預算剩餘情形,病友不得不擔憂「今年用藥願望也將落空」。致力於SMA藥物爭取的李怡潔再次呼籲:「病友真的都『沒有條件』可以繼續等待,希望政府能正視罕見疾病病友的醫療權益,讓罕藥專款的每一分預算,都能夠做到真正有效的利用。」

「切莫讓病友在與時間對抗的同時,連他們對『救命藥』的期待,也成為空想。」李怡潔衷心期盼。

欣賞《等待‧奇蹟 Awaiting Miracle》紀錄片請至:https://youtu‧be/A7IuL5UlPHk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