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研究均證實「孤獨」與「憂鬱症」的發生有高度相關。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周末就是中秋節,長輩們多期盼在異鄉的兒孫回家團聚,回家陪伴年長者時,除了關照其身體健康狀況,也要注意其心理狀態及有無孤獨感。
根據一份2021年1月發布於《柳葉刀精神病學期刊》研究指出,孤獨會增加憂鬱症狀顯現。關懷家中長輩,與他們閒話家常,一起歡喜過節,可減少孤獨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除了上述研究,許多研究均證實孤獨與憂鬱症的發生有高度相關。建議親人或晚輩可透過三個方式,包括「電話或視訊問候長輩」、「協助長輩與鄰近活動中心或鄰居聯繫互動」、「應用家族成員力量如line群組」來減緩長者的孤獨感。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暨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說,年長者特別容易感到孤獨的原因包含隨著年齡增長,身旁親友陸續過世,社交系統減少;身體狀況較不佳,影響活動力及參與事務的機會。
他提醒,孤獨也常是長輩身心惡化的因素,例如導致血壓升高、引發心血管疾病,造成失眠,生活品質及認知變差等,建議長者周遭人士可以多點警覺及關懷,察覺對方活動是否愈來愈侷限,或漸漸退出原本社交圈等。
關懷家中長輩,與他們閒話家常,一起歡喜過節,可減少孤獨感。圖/pexels
預防孤獨的方式,可從身體、心理及人際三個面向來處理,如身體狀況不好便積極治療,多外出運動、晒太陽,參與一些運動團體,讓自己保持活動量;心理上則減少對他人依賴,加強認知功能訓練,保持頭腦靈活;與他人互動不間斷,可鼓勵長者參與學習活動,或讓自己快樂的支持性活動,包括擔任公益團體義工。
黃宗正提醒,快樂幸福的關鍵,其實是要擁有「愛」與「信任」關係,日常生活中可保持「至少三位」你願意「聊心事」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