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

 |2025.09.09
96觀看次
字級
澳洲 無尾熊地下道 從英國刺蝟小洞到荷蘭貓梯、再到澳洲無尾熊地下道,世界各地正用巧思打造對動物更友善的城市環境。圖/取自澳洲國家野生動物走廊計畫官網
英國 刺蝟公路 從英國刺蝟小洞到荷蘭貓梯、再到澳洲無尾熊地下道,世界各地正用巧思打造對動物更友善的城市環境。圖/取自irishnews
荷蘭 貓梯 從英國刺蝟小洞到荷蘭貓梯、再到澳洲無尾熊地下道,世界各地正用巧思打造對動物更友善的城市環境。圖/取自MegaMind Facts
英國 刺蝟公路 從英國刺蝟小洞到荷蘭貓梯、再到澳洲無尾熊地下道,世界各地正用巧思打造對動物更友善的城市環境。圖/取自IG@thehedgehogsociety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當城市願意為野生動物「讓一條路」,人與自然的關係就不再只是一道圍牆。近年各地出現一波「為動物開路」的創新保育設計,像在英國偏鄉村落掀起「刺蝟公路」行動,居民在自家庭院圍牆下開出小洞,串聯數千處花園,已累積開出逾萬個通道,協助刺蝟安全覓食與繁殖,降低車禍威脅。

荷蘭阿姆斯特丹則針對運河頻傳的貓咪溺斃事件,啟動裝設「貓梯」計畫,協助落水貓自主爬岸,挽救生命;澳洲則投入巨資為無尾熊建設地下道與渡橋,連結棲地、減少車禍。

居民自發打造  打造生態網

英國各村落推動「刺蝟公路」工程,人們在自家庭院牆面及隔板下切出約13公分小洞,讓刺蝟能自由穿梭不同花園,尋找食物與伴侶,重建牠們的活動路徑。以牛津郡的基德靈頓(Kirtlington)為例,當地義工定位修築逾6000處鄰家通道,打造彼此相連的花園網絡,使刺蝟得以安全穿梭,至今已累積開出超過1萬2000個通道。此外,里士滿區(Richmond)也於近期在刺蝟頻繁穿越的路段,設置了9處「小動物警示標誌」,圖示可愛刺蝟提醒駕駛放慢車速,以減少道路交通造成的刺蝟傷亡。

英國刺蝟數量自二戰以來暴跌90%,這類民間發起的「小洞大愛」行動不僅拯救淪為危機的野生動物,也強化了社區間的環保意識與合作精神。倡議者指出,只要鄰居願意一起施工,便可在城市或鄉村建構出刺蝟友善環境。

荷蘭運河城市阿姆斯特丹,日前啟動一項動物保護工程——沿著運河邊設置迷你木製「貓梯」,幫助落水貓咪自主爬回岸邊,杜絕誤入運河造成的不幸。

據當地阿姆斯特丹動物福利政黨統計,過去半年內已有19隻貓在運河溺斃,其中6隻發生於市中心。為此,市府調用約10萬歐元(約新台幣357萬元)的生物多樣性基金,專案執行建造工作。截至目前,市府已在城內完成約300 個「貓梯」安裝,並列為該市2024年動物福利計畫的一環,年度預期將持續增設更多。

調整城市樣貌  為動物謀福

此外,澳洲多地正在加速建設專為無尾熊設計的「地下道」,以減少日益嚴重的車禍傷害並促進野生動物棲地連通性。布里斯本的太希森林(Toohey Forest)將設置首個郊區專用的無尾熊地下道,這條隧道將採用自然材料鋪底、搭建渡橋結構並設置引導圍欄,引導無尾熊安全跨越馬路,並優先保護該區新興的康復與救援族群。

這些看似微小卻持續發酵的行動,展現人類願意調整生活與城市設計,為野生動物留下一條安全的路。當社區力量與政策結合,不僅能守護脆弱生態,也為繪出人與自然共生、環境倫理被實踐的未來藍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