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湧泉思報 星雲大師 |2022.06.11 語音朗讀 46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 unsplash 文/星雲大師呂蒙正,字聖功,河南洛陽人,為北宋名相。幼年時雙親即相繼過世,家世寒澹貧苦,以乞食為生,卻好學不倦。有天,他見一位富豪為女兒舉行拋繡球大會,好奇的去瞧熱鬧,沒想到繡球竟然不偏不倚的擲到他頭上來。呂蒙正娶回重承諾的富家千金之後,生活更加困頓,只好帶著妻子暫住在破窯內。那年大雪下了整整一個月,呂蒙正到處乞討,到處碰壁,他感慨的作了一首詩:「十謁朱門九不開,滿身風雪又歸來;入門懶睹妻兒面,撥盡寒爐一夜灰。」文字間透露出他的困窘。繪圖/道璞某天,他心灰意冷的拖著蹣跚的步伐回破窯,途中遇到一位僧人。僧人見他落魄潦倒,就給他衣食和一些碎銀應急。過了一個月,呂蒙正又去找那位僧人。僧人說:「這樣不是長久之計,我看你就帶著妻小,暫住在寺院中的房廊,用齋時間,就與我們一道吃吧。」住到寺院後,呂蒙正不用再為衣食奔波,便專心讀書,並於當年獲得鄉薦。僧人買馬匹、雇僕人、備盤纏,讓他進京應試。呂蒙正考上進士後,赴任西京通判時,特地回去看望僧人,僧人對他的態度與他落難時仍舊一樣。十年後,呂蒙正當上宰相,凡在大型祭典上所得到的俸給,都寄在閣庫裡。宋太宗問他:「為何不領?」呂蒙正說:「我有私恩未報。」並說明受僧人之恩的事。太宗歎說:「想不到有這樣的出家人。」於是賜紫袍及封號予該名僧人。呂蒙正用所積存的數萬緡錢,請人營修寺院和供僧,並在佛前祝禱:「不信三寶者,願不生我家。願子孫世世食祿於朝,外護佛法。」圖/ unsplash釋初參曰:有道是「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不比俗情濃。」佛門中尋常過日,不時興口頭上的噓寒問暖;然而在緊要關頭,卻往往適時伸出援手。因此,從古至今,在兵荒馬亂或旱澇之際,寺院常成為受難者的庇護所。救濟呂蒙正的僧人,只秉著慈悲為懷之念,而伸出援手,並不寄望得到回報,因此對發跡前後的呂蒙正能一視同仁。也正因為這樣的態度,讓呂蒙正不但對佛法升起敬意,還虔誠的護持佛法,正所謂「無心為善,其善大矣」!圖/資料照片 前一篇文章 【叢林風光】 來到叢林,您想遇見誰?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良相救國 良醫救人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09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