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如果,此生去不了月球 肯定要去南極

文/王文靜 |2022.06.08
2247觀看次
字級
每年底,企鵝會游回「夏季南極」繁殖後代。圖╱王文靜
作者在南極。圖╱王文靜
蒂芬妮藍的壯觀冰山統治南極海。圖╱王文靜
小海獅是企鵝們的鄰居。圖╱王文靜

文/王文靜

找到了!三月,一件探險界的大發現。

在三千公尺的南極海底,考古探勘船的雷達掃描到一艘覆蓋海洋植物的「幽靈船」,船尾出現「堅忍號」(Endurance)。科學家們驚呆,那是百年前,想橫越南極大陸的探險家薛克頓的沉船。薛克頓二十八人受困南極七百天,全數生還,成為探險史上的傳奇。

雖然歷經百年冰海,但極地生物學家泰勒博士(MichelleTaylor)說,沉船木材幾乎沒變質,意謂著草木不生的南極沒有其他海域中的噬木生物。

這起發現,重燃起我對南極的蠢動。

那裡,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蒂芬妮藍統治冰山海域,鳥不會飛只會游泳,彷彿走入侏儸紀公園之境。

朋友問:「裹足島內三年,疫情後,最想去哪旅行?」我腦子立即跳出這──「在地球卻不像地球」的區域。

是的,我想再去南極。

雖然,從台灣到登船處──阿根廷的烏蘇懷亞,要飛行一萬六千公里,遠到此生不想再搭飛機。一次不夠,還要再去?十年前,第一次去南極時。因為抽不出長時間,只去南極半島,沒加上福克蘭群島與南喬治亞島,扼腕不已。

南極大陸的前哨站──南喬治亞島,是大型的國王企鵝的最大繁殖地,海豹與海狗數量也極為壯觀,生態精采被喻為「極地加拉巴哥」。以前,還是許多捕鯨船停泊處,捕鯨盛世時,還有教堂與電影院。在探險歷史上,這裡還是薛克頓划船越過怒海,抵達的獲救處,也是後來長眠之處。

想像,在這永凍土之境,冰川峽灣交錯,人類踏上地球最後一塊被發現的土地的心情,之後,一波波不同身分的人,捕鯨人、探險家、科學站研究員到來。他們遠離文明,在冰雪之境,連顏色都只剩白色的漫漫歲月,與世界獨處。為何?尋找寧靜,還是選擇孤獨。

綠色和平科學研究團隊二○二○年調查,一處頰帶企鵝的主要棲息地,企鵝數量比五十年前少百分之六十。牠們更經歷南極出現二十度氣溫的爆表數字,這加速冰川融化,影響牠們在南極的棲息地。迫不及待,我想今年底,去看國王企鵝。此生若去不了月球,肯定要再去南極。

朋友問,怎麼去?

方法一:搭飛機,但天候若不穩定,會有停飛風險。這讓我猶豫。

方法二: 搭「巡航」遊輪,費用便宜。注意,沒登陸。登島南極的人數每天每次是被限制,因此,不少船隻只是巡航。無法登陸,這什麼意思?好比打開你家大冰箱,冷氣中,看著一張遠遠的冰雪企鵝的大海報。這是我之前去阿拉斯加看冰山與鯨魚的慘痛回憶。船長興奮地廣播說,海上有鯨魚。「哪裡?哪裡?遠遠的黑點嗎?」

方法三:搭「登陸」郵輪。船隻相對小且有登陸橡皮艇,乘客人數較少,深入但費用較高。

搭郵輪還有一個缺點,會有多天的全日海上航行,很多人不愛,但我不排斥。當船隻駛離烏蘇懷亞港口時,陸地愈來愈遠,文明也愈來愈遠的航行真奇妙。海天一色,也在此時,能在一望無際的大海欣賞各種極地海鳥。極地海域的生物,不論天上飛的,海裡游的,都趕在南極夏天時,來到被冰雪籠罩大半年的世界盡頭之外。或從北極飛過來,譬如北極燕鷗。或從赤道而來,譬如會唱歌的座頭鯨。

夏天的南極,生氣盎然,高聳的雪山也彷彿想跳舞。我如此期待,遠離地球的旅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