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象】走過歷史風華的紅磚

文/林彥佑 |2022.05.31
4215觀看次
字級
磚塊、瓦片築起的建物,是早期農業社會景觀。圖/林彥佑
昔日的磚瓦建材,至今已成為觀賞的藝術品。圖/林彥佑

文/林彥佑

您可曾被昔時老厝的紅磚所吸引,停下腳步佇足欣賞呢?農業時代所遺留下的紅磚、土瓦建築,看似老舊、斑駁,而今在經過人為的創意與改良之後,有些已成了供人賞玩的藝術品,也有文創小店以磚瓦為基底,特意打造出一個古色古香,兼具傳統與現代風格的風味小鋪。

瓦的產生,可溯源至數千年前的西周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瓦片。瓦片的發明,解決了屋頂、牆壁滲水的難題,甚至可用於擋風、防盜,磚瓦可說是中國建築技術的一大進展。

而磚,古名「甓」、「瓴」,在戰國時期的遺址也發現了各種磚,如在地下墓室發現了大塊空心磚做為墓壁和墓底,呈現早期生命禮俗的一面;此外,因防禦需要,在險要的地方,也發現磚體用來建築城牆,為磚瓦功能的另一延伸。

到了秦漢時期,更是磚瓦發展的重要時期,因為新建都城、宮殿、陵墓與長城等建築,需用到大量的磚塊瓦片,不少家戶都要學習簡單的製磚作瓦技術,所謂的「秦磚漢瓦」,便是由此而得名。此後的各個朝代,除了生產技術提升,更發展成建築的裝飾藝術之一。

到了近代磚瓦史,有了更細緻的紀錄。在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荷人所建造的熱蘭遮城,其磚頭與屋瓦是從閩南一帶跨海運送到台灣,同時也雇用大量的中國工匠來台製作磚瓦,算是磚瓦窯傳入台灣的最早紀錄。

明鄭時期,諮議參軍陳永華教導工匠製作磚瓦,使得陳永華「教匠取土燒瓦」之說傳遍台灣,更讓瓦窯業在台灣萌發起來。不過,當時的瓦窯數量不多,磚瓦仍多來自閩南一帶。

清領時期,建築工匠師傅大多由大陸渡海來台,加上磚瓦運到台灣並非難事,他們仍習慣用大陸製的磚瓦,致使台灣初期的瓦窯產業發展有限。

直到清朝中葉,大量漢人移居台灣,將閩南地區的瓦窯燒製技術帶到台灣,許多衙署、廟宇和豪華宅第,逐漸使用台灣燒製的紅色磚瓦。清代後期,各地陸續出現「瓦窯庄」、「瓦窯」、「瓦窯仔」等地名。

日治時期,約在一八九五年之後,向大陸內地購買磚瓦不如以往便利,加上公共建設及都市規畫建築所需、引進了新式窯體生產紅磚等,製作與買賣的方向,逐漸以台灣本地為主,台灣磚瓦產業逐漸蓬勃發展。

台灣光復後,因重建戰爭時遭破壞的房舍,磚瓦需求大增;一九七○年代,機械化生產取代人工生產,隧道窯的試燒成功,又逢「十大建設」所需,磚瓦產業興盛發展。一九七七年賽洛瑪颱風之後,瓦窯逐漸沒落,新式建材的開發使用,磚窯也漸凋零;接續全球化影響,新的建築形式及建材不斷推陳出新,磚瓦產業成為夕陽產業。

從這樣的歷史發展,我們得以看到一個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興盛,一直到衰落的過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