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林彥佑
前幾天,受邀到一所學校,為師生進行一場公開課。主題很特別,是「硬筆字公開課」。因為該校主任、教師們覺得孩子的字,實在有進步的空間,所以特別規畫這堂課,希望我可以帶給老師們一些寫字教學的技巧,也指導學生正確的習字態度。
我回想剛開學不久的時候,我的鄰居氣急敗壞地跟我說,他孩子的字,真的愈寫愈潦草,才四年級而已,就開始有「龍飛鳳舞」的跡象。他一邊翻著作業簿,一邊搖頭嘆氣,身為教師的我,也感到無奈。
一來,隨著電子化趨勢,孩子書寫的機會愈來愈少,也愈來愈沒有耐性;二來,現在許多師長不敢過度要求孩子寫作業的字體,導致孩子現在的字,真的大不如前,且有每況愈下的趨勢。
我請鄰居先靜下心來,並分享我在課堂中的經驗給他參考。我發現,先讓孩子靜下心來是很有效果的。可以讓孩子閉上眼睛,感受自己的呼吸;在座位上好好坐著,感受自己的心跳,等到心靜下來,情緒平穩了,再開始寫作業。
大部分的家長、孩子,應該都比較少接觸硬筆字,因此,對親子而言,「技法」是有難度的,因此,不妨先從「格線」來提醒孩子。
所謂「格線」,便是課本、生字簿上都印有「十字格」,其目的便是要讓孩子可以參照書寫,無奈,多數的孩子是不看格線的,結果便是字體過大過小、偏左偏右,甚至慘不忍睹。
有時,我會請孩子記下開始寫生字作業的時間,再看看全部寫完的時間是多久,藉此判斷孩子寫作業究竟太快或太慢;當然,前提是專心一致,中途沒有做其他雜事。
如果擔心孩子寫字不專心,可以先把桌面整理乾淨,避免過多干擾物品,父母不妨也坐在旁邊陪著孩子,甚至可以一起練字,這種以身作則的方式,不失為一種家庭凝聚力的培養。
有時,也可以進行比賽,看誰寫得工整,相互激勵,應該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切記,千萬不能比賽「看誰寫得快!」
在我的班級中,我會跟孩子說,如果寫字有進步,就會得到獎勵,我也會用互相觀摩、表揚的方式,提高效果,或是輔以條件交換的策略,例如,如果這次作業慢慢地寫,好好地寫,得到師長的讚賞,則可以……(多玩十分鐘的球、假日出去玩等孩子喜歡做的事),反之,則剝奪他享受某些事情的機會。
就我所知,很多孩子在家中是不太聽父母話的,任憑父母花費多少唇舌,孩子仍無動於衷。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妨請家長和老師一起合作,身為教師的我,很期待家長和我有良性互動,且是真正為孩子著想的。我相信,若能善加運用親師合作,是很棒的解決方式。
我們都知道,寫好字絕對無法速成,需要時間累積,如果孩子或師長們,都能意識到寫好字是一件重要的事,那麼,只要慢慢培養,相信這些習字的美感,就能融入日常生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