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時】調書袋

文/吳鈞堯 |2022.05.30
565觀看次
字級

文/吳鈞堯

我讀書不過幾斤,感觸深的文字很少筆記,「調書袋」於我便非常少,以至於「調」,到底該做「掉」還是「吊」,都摸不著底。

讀碩士班時,我也愛調書袋,習慣抽離報告或論文中的局部,放大詮釋,尤其清朝文學流派,有一種聲調鼓吹文章要有「童趣」,提倡作家要用本真,看待萬事萬物。提出學說,為流派成形,該是文學有了不足的區塊,試圖提之、論之,呼籲大家重視另一種聲音。

童趣與當下的童話當然不同,而童話之於現代文學,位置冷僻多了。童話提醒啟蒙教育的重要、想像力要如何飛馳奔達、如何從閱讀中獲得快樂,然後,才是意義以及其他,這些是現代文學起點,甚至,也是它的鄉愁。

成人們,都過了相信獅子會說話、豹子會唱歌、猴子可以當偵探、鴨子是國王的年紀了,對萬事萬物失去想像力以後,獅子是會吃人的猛獸,豹子能跟轎車比快,猴子是基因沒變好的動物,鴨子呢?可以做八寶鴨、烤鴨、鴨賞,總之,鴨子只有被吃的分。

想像力被抽出後,動物只剩下動物的特性,我們也吃掉童心,忘了曾經相信獅子是正義的王者,而將軍是豹、軍師是猴、鴨子是傳令兵。世界曾以豐富的色彩盈注雙眼,用它們熱鬧的雨聲,揭示另一個世界,就藏匿在雨聲後頭。

年紀大了,回憶是重溫童年的方法,還有一個方法是看一本童話,順著文字,走回去。

神話學大師韋伯說,「故鄉是人首先發現人性的地方」。難得地調一下書袋,把它們掉包,懸吊如一隻掛在驢子鼻頭前,誘使驢子往前走的蘿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