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肝」苦人 首避「吃太飽」 陳玲芳 |2022.04.27 語音朗讀 25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醫師指出,在飲食西化下,不論是脂肪肝還是代謝症候群患者,數量一直在增加。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五一勞動節,拒當肝苦人!」醫師指出,其實工作勞累不一定會爆肝,反而是「吃太飽」更易有爆肝風險!尤其不當飲酒習慣造成的「脂肪肝」,會繼續加重對肝臟的負擔,除了減少飲酒,更要避免暴飲暴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並搭配規律運動,積極控制體重。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肝臟是人體重要器官,不論在內分泌、解毒、免疫力均與肝臟習習相關,但由於肝出問題時,常常會因症狀輕微、表現不特殊而被忽略。除了常見的病毒性肝炎以外,專家提醒,從各項流行病學中預測,代謝症候群引起的肝炎,將是影響未來極大的肝病之一,預防觀念更需普及。依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顯示肝病確實為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常見肝病可從病因分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又包括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及自體免疫性肝炎等五種。「代謝性肝炎,恐為未來主流肝病!」鄭乃源說,隨著近年來政府提升肝炎篩檢可近性,台灣更已全面進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如今加上藥物治療,病毒性肝炎早晚會被控制,現今更應重視代謝症候群引起肝炎,因其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及治療方法,所以預防更為重要。醫師表示,工作勞累不一定會「爆肝」,反而是「吃太飽」更易有爆肝風險。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尤其在飲食西化下,不論「脂肪肝」或「代謝症候群」患者數量不斷增加,不少現代人透過「大吃大喝」排解壓力,長久下來造成肝的問題。國衛院研究論文預測,此類肝癌患者比例將會增加,在日本也已觀察到此一趨勢。目前,脂肪肝已是全球最常見肝病主因,而脂肪性肝炎,也將成為未來肝臟移植主因。其實,工作勞累不一定會爆肝,反而是「吃太飽」更易有爆肝風險!尤其不當飲酒的習慣造成「脂肪肝」,繼續加重對肝臟的負擔。鄭乃源表示:「未有科學證據指出,工作勞累肝會壞掉,主因還是飲食不當、生活作息不佳、仰賴酒精、藥物等,多種因素之下導致肝病。」「慢性肝病,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熱度太高,有些器官功能已經難以逆轉!」鄭乃源提醒,要擁有健康的肝,關鍵在日常生活習慣,特別要在飲食、營養上調整,少吃加工類食品、精製澱粉、甜點,避免暴飲暴食、減少飲酒,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並搭配規律運動,積極控制體重,以減少肝脂肪形成。且應定期透過抽血、驗尿、影像學檢查,確定肝臟有無發炎。醫師指出,病毒性肝炎已有藥物可控制,但代謝症候群引起肝炎,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及治療方法,所以預防更為重要。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前一篇文章 慢性高血壓孕婦 積極控制可降早產風險 下一篇文章 「食物明星賽」票選 高麗菜、香蕉居蔬果榜首 熱門新聞 01【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2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3永續竹巨蛋 低碳建築新美學2025.08.2804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5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6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揭牌2025.08.2907葡萄牙佛光人抄經接龍 傳遞吉祥2025.08.2908隱藏地穴裡的風光2025.08.2909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32025.08.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強化寵物中醫術 女大生赴日研修應酬減傷飲食有策略 吃堅果墊胃再多蔬果低頭滑手機恐傷頸椎 醫籲3招緩解多吃原型少加工食品 蔬菜五穀雜糧不可缺高血壓未就醫 喘不過氣險送命花椰菜小黃瓜都營養 健康不宜靠單一食物 作者其他文章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弘道手作編織課 化解長者孤獨毛豆香蕉全穀雜糧 適量攝取改善失眠弱勢童居住困境 盼社會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