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竹巨蛋 低碳建築新美學

 |2025.08.28
82觀看次
字級
印尼 竹橋 印尼蘇門答臘Sibolangit竹橋,串聯紅毛猩猩保護區與居民生活,象徵和諧共生。圖/取自BetterBambooBuildings官網
法國 竹劇場 坐落法國的竹劇院,展現文化藝術與環保建築的完美平衡。圖/取自EUmiesawards官網
泰國 竹巨蛋 泰國清邁Panyaden國際學校竹體育館,以蓮花造型融入自然,成為永續教育與運動兼具的地標建築。圖/取自清邁生命建築師事務所
泰國 竹巨蛋 泰國清邁Panyaden國際學校竹體育館,以蓮花造型融入自然,成為永續教育與運動兼具的地標建築。圖/取自IG@chiangmailifearchitect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永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竹子因「快長、可再生、力學性能佳」而被視為綠建築關鍵材料。研究指出,竹材天然具備韌性與彈性,不僅能有效抗震、抗風,竹子生長過程中還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固碳能力甚至高於一般木材,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

除了功能性,竹建築也強調美學與文化意涵。建築師常利用竹子的自然紋理、彎曲特性及光影效果,營造出自然與環境融和的空間感,達到「環境友善」與「身心療癒」的效果。

綠色校園地標  教育兼環保

竹建築在世界各地都有應用,從泰國清邁的竹巨蛋、法國哈德洛特的竹劇院,到印尼蘇門答臘的竹橋,不僅結和當地文化,更展現了竹材在現代建築中的無限可能。

清邁Panyaden國際學校的竹巨蛋體育館於2017年完工,建築面積782平方公尺。整座體育館以竹材為主要結構,採用預製竹桁架,跨度17公尺,無需鋼筋加固,充分展現竹材的強度與穩定性。外觀靈感源自蓮花,與周圍自然景觀和諧融和。這座體育館不僅是學生的運動場域,更是學習永續理念的實踐基地,讓環境教育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而位於法國哈德洛特城堡旁的竹劇院,是首座以莎士比亞風格建造的竹材劇院。劇院結構以木材和竹材為主,並採用自然通風系統,能源消耗極低。外圍竹製圍欄與自然景觀呼應,實現視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這座劇院不僅提供文化藝術展示平台,也體現永續建築理念,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能感受環保設計的魅力。

無獨有偶,印尼蘇門答臘北部Sibolangit的竹橋,是亞洲最長的竹橋之一,跨度達30公尺,專為連接紅毛猩猩保護區而建,承重可達2噸,可供行人通行。竹橋不僅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交通要道,更是保護區入口,象徵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亞洲最長竹橋  與生態共生

Sibolangit竹橋啟用後,不僅改善了居民與保護區的交通,也成為當地的生態地標。許多建築學者與環保團體視其為永續建築的典範,因為它展現了竹材在現代結構工程的潛力,同時尊重自然環境。

竹建築的實踐,展示了竹材在現代建築中的多樣應用,無論在教育、文化還是生態保護領域,竹建築都以其獨特魅力與實用性,推動永續發展。隨著設計理念與技術不斷創新,竹建築有望在全球範圍內發揮更大影響力,成為綠色建築與環境保護的重要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