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 花中神仙說海棠(下) 西府海棠與垂絲海棠

文/陳牧雨 |2022.04.12
5717觀看次
字級
第二類族群:西府海棠及垂絲海棠,植物分類為薔薇科、蘋果屬。此類海棠花離枝較遠,與第一類族群花貼著樹梗生長的貼梗海棠及木瓜海棠有明顯的差異。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第二類族群:西府海棠及垂絲海棠,植物分類為薔薇科、蘋果屬。此類海棠花離枝較遠,與第一類族群花貼著樹梗生長的貼梗海棠及木瓜海棠有明顯的差異。

西府與垂絲海棠雖然極為類似,但仍有其明顯的差異:西府海棠的花朝上,花柄為綠色,往上直立盛開。花苞顏色鮮紅,花開後顏色漸淡;垂絲海棠的花柄比西府長,呈紅色向下垂掛。花開後相對顏色更紅。根據以上敘述,這兩種花其實也很容易區隔。

一、西府海棠

西府為古代關中平原西部一帶的泛稱,為現代寶雞及其周邊部分地區,為西府海棠的發源地。花以地名,所以近代被寶雞的市民票選為代表寶雞的市花。

一般海棠無香,美麗的花朵缺乏香味,總是會令人感到遺憾。如古代巨富石崇見到漂亮的海棠,嘆息著說:「若使海棠能香,當鑄金屋以藏。」宋代彭淵材更把「海棠無香」列為平生五恨之一。張愛玲在她的《紅樓夢魘》中也提及;「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為人生三大恨事。

其實他們都誤解了,雖然大部分的海棠不具香味,但西府海棠是有香味的。

宋代劉子翬〈海棠花〉一詩云:「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初種直教圍野水,半開長是近清明。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煙脂畫不成。詩老無心為題拂,至今惆悵似含情。」詩中有「幾經夜雨香猶在」一句,可見劉子翬的海棠是有香味的,或許就是西府海棠。

北京故宮禦花園和頤和園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紅紅白白的的花朵,與故宮的紅牆綠瓦相互交映,美豔而動人。

梁實秋先生對西府海棠亦情有獨鍾,他在《群芳小記》中,用了許多篇幅來讚歎西府海棠。他說:「海棠(此處指西府海棠)花苞最豔,開放之後花瓣的正面是粉紅色,背面仍是深紅,俯仰錯落,濃淡有致。海棠的葉子也陪襯得好,嫩綠光亮而細緻,給人整個的印象是嬌小豔麗。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離去。」可見他對西府海棠不只喜好,且觀察入微。

二、垂絲海棠

早春開花,花朵簇生,花瓣呈粉紅色,豔紅的花梗柔軟且甚長,以致花朵彎曲下垂,故名垂絲海棠。如欲春風微拂,花枝微顫,甚是可人。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是豈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文中雖未載明何種海棠,然海棠四品中,唯有垂絲海棠柔軟下垂的紅色花朵,有如喝了酒的少婦,臉霞微暈,不勝酒力的樣子。因此後代文人雅士,也大都認為唐明皇是以垂絲海棠來形容楊貴妃的宿醉。

也因為這個緣故,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解語花》中記載:「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歎羨,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意思是當大家在讚美太液池的千葉白蓮時,唐明皇指著楊貴妃說:比得上這朵解語花嗎?因為楊貴妃已成為垂絲海棠的化身,因此「解語花」也成了垂絲海棠的另一別號。

我初次見到垂絲海棠是在阿里山,當時春雨綿綿,已是下垂的花朵,被雨珠壓得更是低垂。而且花朵在雨中微微顫動,更顯得楚楚動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