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資產】走讀屋脊上的守護獸

文/李玲茹 |2025.07.30
154觀看次
字級
二字三星紋鬼瓦。圖/李玲茹
西本願寺鐘樓。圖/李玲茹
臨濟護國禪寺大雄寶殿。圖/李玲茹
鬼面紋鬼瓦。圖/李玲茹

文/李玲茹

自古相傳,在天地間存有某種邪魔,會帶來疾病、痛苦及厄運,為了保佑闔家平安順遂,從而發展出屋脊辟邪文化。

諸如在台南安平老街的古厝屋頂,可看見各式各樣的陶製瓦獸,這些被稱為「屋頂風獅爺」或「瓦將軍」的裝置,即是居民用來剋風止煞、消災解厄,讓住者得以安居樂業的辟邪物。另外,雕塑於寺廟、傳統建築正脊兩端,龍頭魚身的「螭吻」,亦是防火的神獸,有除禍滅災的作用。

而同樣將驅邪、辟邪融入習俗的日本,則是在屋脊尾端設置「鬼瓦」。由於日本曾統治過台灣,從其遺留下來的日式老建築與禪寺,得以品讀各種極具特色的鬼瓦圖騰,領略另類的屋脊守護獸。

鬼瓦,又稱「獸面瓦」、「脊頭瓦」或「瓦鎮」,是日式建築中最常見的屋脊裝飾瓦,因為日人相信將瓦片製成鬼面或獸面,可以嚇走妖魔鬼怪,驅除災厄、庇佑家宅。鬼瓦樣式琳瑯滿目,通常寺院、神社多是獸面紋、經書卷冊紋和面目猙獰的鬼面紋,住宅則為家紋、花紋、桐葉、海浪等造型,除裝飾外,還有辟邪祈福、安宅鎮煞的功能。

台北圓山臨濟護國禪寺,屬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一九○○年,由總督兒玉源太郎號召創建,至一九一一年竣工;這座冠以「護國」之名的佛寺,是當年日本佛教在台灣傳教的重要道場。據傳,首任住持為了感念兒玉源太郎獨尊臨濟宗妙心寺派,以及對禪寺的貢獻,便將兒玉源太郎的家徽「二字三星紋」,雕飾在鐘樓門屋脊的鬼瓦上,既是紀念亦有守護之意。

另外,仿南北朝形式木造的大雄寶殿,歷經百年歲月更迭與數次修護,迄今依舊保留著日本伽藍式布局風格,雙重屋頂正脊平直,以黑瓦覆蓋,散發出莊嚴肅穆、穩重宏偉的氣勢。屋脊兩端鬼瓦為鬼面紋,以凶猛模樣嚇阻魑魅魍魎靠近佛門聖地。

除了採用鬼面紋來恫嚇邪靈,大雄寶殿的筒瓦還刻有「鎮」字。因兒玉源太郎親自將佛寺命名為「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禪寺於是以「鎮」為寺紋,做為鎮風壓煞、驅邪護寺的象徵。

還有一處的鬼瓦也頗有亮點,即是位於台北市西門町的西本願寺鐘樓。

矗立於人工土丘上的鐘樓,是日據時期西本願寺建築的一部分,本堂於一九七五年被大火燒毀,殘存的鐘樓經過整修,仍維持傳統日式木造結構,古色古香的建築,洋溢著人文氣息與宗教藝術之美。曲線優雅、稜角分明的屋頂,覆蓋著日式黑瓦、筒瓦,而屋脊末端的鬼瓦,蘊含濃厚禪意,展現沉穩內斂的韻味。

西本願寺,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於台灣所設的分院,鐘樓屋脊鬼瓦,則是採用真言宗的宗紋「三巴紋」。日人將形如逗點的巴紋,視為水流動形成的漩渦,具有防火的意味;因此,在屋脊末端使用三巴紋鬼瓦,是祈求木造的西本願寺鐘樓,能避火減災、永保安康。

目前台灣保留的日式建築,都有其獨具的風格與魅力,無論是走訪神社、禪寺或老房舍、舊車站,追尋歷史足跡、暢賞建築美學之餘,或可抬頭仰望,從不同視角細細品賞充滿東洋風的屋脊守護獸,感受日本辟邪文化的藝術氛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