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克勒,是一匹馬的名字。這則故事述說的是清朝和碩親王的愛馬克勒的事蹟,出自古籍《聖師錄》。
和碩親王,是清朝宗室和外藩內扎薩克爵位中的第一等爵位,清朝宗室只有皇子、皇兄弟可以獲得此爵位。在外扎薩克蒙古中則為第二等爵,僅次於汗。清太宗仿明的建制,在親王前加號和碩,意思為方城或王國。有清一代,在內外蒙古諸旗總共封了十三位和碩親王,回部則封了一位和碩親王,可見親王位高權重。
清朝的和碩親王,養了一匹好馬,取名克勒。克勒在漢語中是「棗騮馬」。這種馬的皮毛,是棗紅色的;頸上和尾巴的毛色,是黑色的。這匹馬非常健壯,牠身高七尺,頭至尾的長約一丈多。耳朵旁長了約一寸多長的肉角,腹部下方漩渦狀皮毛,像鱗甲一般。這匹馬翹楚駿偉,是任何馬比不上的,這種奇特的馬,連養馬和懂馬的人都感到詫異,大為讚賞,認為牠是龍種。
和碩親王十分寵愛這匹馬,對馬極好,也分外疼惜。後來親王不幸去世了,留下馬孤孤單單的。馬頓失主人,非常悲痛,心中也失去所依,更是徬徨無從。
馬有思想,有感情;有嘴,卻不能說人語,心中的悲傷無法吐露,只能徘徊再徘徊,並聲聲哀鳴。可是又有誰能了解牠的心意,聽懂牠的語言呢?這匹親王的愛馬,失去愛牠、懂牠的知音,無法獨活,沒多久就哀痛而亡。有詩嘆曰:
龍種奇姿一顧空,
天人駕馭必英雄。
世無伯樂誰真賞,
昂首悲嘶萬里風。
意思是說,盡管生前被認為是龍種,只有天人才能駕馭的駿馬,一如克勒這樣的風光和得寵,不論如何的英姿煥發,現在回顧起來也是一場空。失去了知音伯樂,還有誰能真正懂得欣賞你?克勒啊!你昂起頭,聲聲悲痛的嘶鳴,音聲傳萬里,大家都聽到了,也傳到你的主人耳朵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