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9】隨堂開示錄 610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6 教育、創新、進步 2-2 星雲大師 |2022.02.22 語音朗讀 23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創新的部分,像語言的創新、教義的創新、寺廟建築的創新、說法的創新、生活上的創新,有好多的事都可以創新。台灣現在有一個「文創會」,做的就是文化創新。我們出家人自古以來,那許多石刻、藝術、雕梁畫棟,可以說中華文化講到藝術都是佛教的。圖/123RF觀世音菩薩慈悲度眾,給予眾生布施「無畏」,又名「施無畏者」,圖為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供奉之觀世音菩薩聖像。圖/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提供 大覺寺佛光樓一景。圖/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提供 海內外徒眾講習會 時間:2013年8月29日 地點:佛光山雲居樓創新的部分,像語言的創新、教義的創新、寺廟建築的創新、說法的創新、生活上的創新,有好多的事都可以創新。台灣現在有一個「文創會」,做的就是文化創新。我們出家人自古以來,那許多石刻、藝術、雕梁畫棟,可以說中華文化講到藝術都是佛教的。佛教也需要創新,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不能只是享受而已,我們要創新,甚至布施也要創新。布施怎麼創新?過去佛教講「無相布施」,這不容易;有相布施也不錯,就像有人問我們:「『無相布施』難做,我們可以『有相布施』嗎?會有功德嗎?」當然有功德。有相布施的功德,將來就是有相的功德,如:可以做宰相、可以做大將軍、可以做富貴的人等,這些都是有相,不一定要無相啊!無相布施,是諸佛菩薩最究竟的妙義,不容易做到。也有信徒問:「我想信佛,可是我不能素食,信了佛還可以吃肉嗎?」我回答:「能吃。」為什麼?過去的羅漢,甚至佛祖,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他不計較,但他不會殺生。現在的佛教徒一聽到有人要吃肉,馬上就反應:「罪過喔!要墮地獄喔!」但是,吃與殺是不一樣的。過去小琉球要成立佛光會,有一位校長預備做佛光會的會長,他告訴我:「這裡有一萬多人口都從事捕魚,佛教講不殺生,佛教要到小琉球來弘法,和這裡的風俗民情不相應。」我一聽心裡就緊張了,佛法不捨棄一人,這裡的人都是捕魚的,難道就捨棄他們了嗎?他們將來可以改業啊,但是他沒有信心。這就要講到佛法最高的智慧,叫做「方便」。怎麼方便?「你殺生不得已,但是不要有殺心,要有慈悲心、好心、愛心……」讓信徒從佛法的層次慢慢進步,從他可以做得到的地方慢慢做起,不要輕易捨棄他。心性技能 日日進步 至於進步,我想大家都要進步,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也不是今天的我,我一天天的進步,慈悲心進步、智慧進步;在理論、精神上進步以外,在技術上,典座、開車、種花、法器、梵唄,醞釀怎麼讓它更好,更美妙。最近大覺寺要蓋藏經樓,我想到佛法的「現前一段西來意」,既然大家對大覺寺這麼有信心、這麼歡喜,就讓他們出點力,讓他們布施一點給藏經樓也很好。不過我們不想向人化緣,我說,把山上收藏的一些東西拿去義賣吧!這些東西,我們山上的長老職事們有一個觀念:「我們捨不得賣,留給佛光山後代的子孫慢慢賣。」不過我想,我們現在懂得怎麼賣,就把它拿出來賣了。從開山以來,過去尤其是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蕭碧霞師姑那個時候,他們都一心一意的為常住,我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真要拿出來,財寶動人心啊!但是老實說,即使我窮得沒有錢,走投無路,也沒想過要去賣這許多東西,沒想到這些是我的東西。人間佛教 快樂幸福常住的東西,我不能隨便給人。要給人什麼?給人歡喜、給我的精神毅力、給我的禮貌、給人方便,為他服務,這些都可以給,但我不能拿佛法做人情,例如說:「那一分地,就慈悲給人家種菜吧!」「那三分地,就慈悲給人家做什麼……」這是大眾的東西,我不能任意決定。所以,我們給人,把自己給人,把自己的心拿出來給人都可以,但是常住的東西,所謂「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這是大家都應該知道的,不要聽到別人要什麼,就要趕快給他,不是那樣的意思。在思想上,我們讓常住適當的擁有,但不要富可敵國,也不可以強占民間所有,要與民同樂。講到這裡,最近我心中也有不忍,像典座,恐怕現在是本山最辛苦的地方,因為一批批的活動,一批批的幾百人、幾千人,都一大鍋、一大鍋的煮給人吃,尤其煮出來讓人讚歎。可是我心中就覺得不容易啊!在典座大寮的人,你們也要有一個觀念,有這個機會給我們表現,你到別的地方炒個飯菜給別人吃,也不會做到幾百份、幾千份給那麼多人吃,這就是廣結善緣了。在佛光山才做得到,在別處不容易做到。我們在這裡重新結集佛法,把佛法修正一下,更適合現代;我們今天宣揚人間佛教,要把口號喊出去:「信佛教是快樂的、信佛教是很幸福的,你不信很苦。」過去信佛教很苦,信了佛,一天到晚都是「苦啊!呷菜啊!不能穿好的、新的,不能擁有金錢」,所以信佛教很可憐;現在的佛教,要講究自己的淨財、自己的擁有,自己成家立業,一樣要有正常的生活。 前一篇文章 【延伸閱讀】 心如工廠 下一篇文章 【延伸閱讀】 應世無畏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3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4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5《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6【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7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08【歲時‧節氣】立秋 碧樹蕭蕭涼氣回2025.08.07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12025.08.0710微型屋行動 為無家者築起希望2025.08.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不動心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公平正義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⑫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⑪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