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腩非脂肪堆積 馬偕團隊摘22公斤惡性瘤

陳玲芳 |2022.02.20
621觀看次
字級
病人腹部電腦斷層影像發現巨大腫瘤,連脊椎都受到壓迫。圖/馬偕醫院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68歲楊先生身材高大壯碩,曾因心肌梗塞就醫撿回一命,後來積極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減重,近五年來,楊先生減重有成,四肢都瘦了,但瘦不下來的大肚腩,對他而言十分困擾,經就醫檢查赫然發現,占據腹部的不是脂肪,而是重達22公斤巨大腫瘤,就連肝臟及腸胃道,都因腫瘤推擠,而挪到腹腔左側。

楊先生平日無任何不適或身體疼痛,但一心想減重瘦身的他,腰圍反而從38吋一直飆到44吋,怎麼都減不下來,診所醫師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後,才發現令人驚訝的結果,由於診所沒有良好設備與環境,於是轉診至馬偕紀念醫院。

收治個案的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邱文祥表示,楊先生罹患的是第三期惡性肉癌,經過腹部斷層掃描可見其腫瘤體積十分龐大,影響範圍從橫膈膜至下腔靜脈,腹部器官遭腫瘤推擠嚴重位移,右側腎臟也已被腫瘤包覆導致萎縮、下腔靜脈亦被嚴重壓迫。

邱文祥說,臨床上,惡性肉癌的病因不明,發生率是所有癌症的1%,他行醫40多年,也僅收治過10多名患者;若能仔細而完整的切除惡性肉癌的影響範圍,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6至7成。

由於病人的腫瘤體積龐大、侵犯範圍廣泛,為求謹慎,邱文祥醫師召集泌尿科、一般外科、心臟血管外科、胸腔外科等團隊,在擬定手術計畫後,協調各科別執行手術的醫師,以大隊接力賽的概念,掌握最少的時間與最有效的方式,接替為患者清除腹腔內的巨大腫瘤。

邱文祥先以傳統開腹手術率先切除主要腹膜後腫瘤,並摘除右側萎縮腎臟,再由一般外科主任蔡崇鑫及朱敦邦醫師切除部分右側肝臟。由於病人下腔靜脈主要血管已遭腫瘤包覆,腫瘤與主要血管間亦有許多小血管,因此再接著由心臟血管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君儀協助分離包覆在血管上腫瘤,過程極易出血,也須立即將破掉血管一一縫補,最後再由胸腔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詹梅麟與林哲弘修補右側橫膈膜,總算大功告成。

手術共歷時6小時,楊先生回想起這次「不幸中大的大幸」充滿感恩,萬萬沒想到瘦不下來的肚子裡,竟然不是藏著脂肪而是一顆難以想像的超級大巨瘤,他也希望藉此呼籲大眾,除了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外,身體若有異狀,須保持警覺,才能找出真正原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