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這則故事出自古籍《聖師錄》,發生在明朝武宗正德辛巳年。
有一對夫妻,在街頭戲猴賣藝為業,他們以弄猴表演來維持生計,已經有十年了。
這對夫婦居住在嘉州的白塔山。後來男主人不幸去世了,妻子將丈夫安葬在塔的左邊。他們養的猴子,對主人萬分的懷念不捨,日夜哀號,沒過多久,耍猴人的妻子,找來一位乞丐做為她的丈夫。猴子對於即將取代牠主人的這位男子不服,竟舉起手揶揄嘲笑他們。
婦人想耍弄猴子,讓猴子表演給乞丐丈夫看,但她叫不動猴子,猴子趴在地上,不肯動,不為他們表演。
婦人生氣了,用鞭子打牠,猴子還是不願意表演,牠大聲的吼叫抗議,婦人對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那天晚上,猴子跑到牠懷念的主人墓前,抱著墳上的土堆,想念舊主,不禁悲痛的哭號起來。牠傷心欲絕的哭了七天,在墳前身亡。
猴子跟人一樣同為有情眾生,有神識、有感情,懂得愛和痛,還懂得忠於自己的主人,這種忠義之情,有些人類還比不上。動物都能如此,人何不如?
佛教有「八苦」之說,其中之一是愛別離苦。不論是生離,或是死別,都是苦。
人類對別離感到痛苦,其他有情識的動物也一樣。這隻猴子對主人的死別,痛不欲生,竟追隨主人於黃泉之下,讓人不勝唏噓!
有詩嘆曰:
羞抱琵琶塞耳聽,
也同七日哭秦庭;
嘉州白塔山前路,
哀嘯寒楓鬼火青。
猴子對主人的妻子琵琶別抱感到羞愧,如同春秋時代楚大夫申包胥徒步跑到秦國借兵,在秦宮廷前哭了七天七夜,終於感動秦哀公出兵收復楚國。
嘉州白塔山前的墳,在秋風瑟瑟楓紅層層中,只聽見寒風哀號咆哮,墳前青青的鬼火點點飄移,令人心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