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位於宜蘭礁溪,校園風景優美。
圖/資料照片
為各大專院校香海社團學生開示
時間:2007年1月20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佛教很重視內心的改變、自覺的教育、服務的熱忱、人格的提升、道德的超越及品德的昇華。其實佛教不僅是宗教,不只是講戒條、規矩,它還是一種教育。尤其我提倡人間佛教,更重視家庭夫妻的愛敬、兄弟的和諧、父母與兒女的相處及人際之間的相處往來。
我有個徒弟,獲得美國名校博士學位後回國,很高興地對我說:「師父,我已經拿到博士學位了,日後我要做什麼?」我跟他說:「學做人。」讀博士容易,學做人很難。希望香海社團的青年們,未來不但在學問上、交友上、事業上能有一番成就,更要在服務大眾裡,淨化身心、變化氣質、超越庸俗,使凡俗的人生更高、更大、更昇華。
我也走過青年階段,總覺得,我人雖老了,但是心還很年輕。年輕不在年齡,而在心境,只要心境年輕,永遠是個年輕人。所以,我願意追隨各位青年朋友,帶給人間喜樂,處處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所謂「但開風氣不為師」,人生不只在成就自己,自己有了成就,還要幫助別人成就。
胡適博士說:「自古成功在嘗試。」五十年前的大專青年學佛活動,現在再度興起,尤其佛光山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有寺院、信徒,希望各位香海社團的青年們,今後能以國際為舞台,將人間的歡喜帶到全世界。
我記得,新加坡有一位母親,女兒準備前往美國北卡念醫學系,由於路程遙遠,陪同前往實在不易,於是打了一通電話到佛光山位在北卡的道場,請求幫忙,當地的覺泉法師很快就替他解決問題了。
可見個人成就是有限的,要藉助團體、各種因緣來促成。好比一棟房子,光是一磚一瓦不能建成,要靠很多砂石、鋼筋,集合眾多因緣,才能發揮作用。
我們香海社團極願意為同學們服務。翁校長就任佛光大學校長後,教育部賜給佛教一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恩惠,為什麼稱為「恩惠」?過去我們辦叢林學院,教育部不認可,最後歸屬到內政部,而現在教育部已經核准佛光大學增設「佛教學院」,並授予畢業生正式學位。四年內可以有二百位學生,第一年招收碩士生十五人,學士生三十五人。我想是教育部要觀察我們辦得好不好。所以,希望校長非得要辦好不可(眾笑)。不過,必定能辦得好,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支持了。
我們預計給學生獎學金,一年十萬元。十萬元夠繳學雜費嗎?(校長補充:住宿費。)或許也能比照南華大學創立之初的四年,不收學雜費。
我自己生長在貧窮的家庭,不要說高等教育,連幼稚園教育都沒有機會接受。不過沒關係,成功不必在我。至今我擁有世界十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這一切都不是求到的,所以我心存感恩。
我很欣賞松下電器董事長松下幸之助的為人。每天公司幾萬個員工上、下班時,他都會向他們一一合掌道謝。他說:「做一個領導人要感謝員工。員工不辭辛苦把產品做好,做領導人的怎能不感謝呢?」慧傳法師是佛光山都監院院長,現場的年輕人,我也拜託你了。
絕不是向各位同學開支票,多少年來,佛光山確實經常在為青年人服務。出家人無兒無女,但不是絕子絕孫,我們的兒女就是所有的有緣人。老年人是我們的父母,年輕人是我們的兒女,和我們年紀相仿的是兄弟姐妹,大家都是一家人,四海之內皆兄弟。希望今後大家通力合作,共創美好的未來。今天佛光山香海社團以各位來參加為榮,更希望將來你們以參加香海社團為榮,期盼這一天的到來,謝謝大家。
提問一:信佛的人可以吃葷嗎?
佛教不是素食的宗教,佛陀時代,印度有托鉢乞食的風俗,僧人對於食物的精粗葷素不能揀擇,施主供養什麼就吃什麼。這種情況就好比各位同學,有時候無法做主要吃什麼,總是父母、學校、朋友給什麼就吃什麼。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不用托鉢乞食,所以出家人應該素食。
素食不是佛教的主張,是儒家所提倡,儒家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君子遠庖廚也。」不過,吃素也有好處,例如大象、馬、牛雖然吃草,但是很有力氣、耐力。我們不強迫一定要素食,簡單說就是「葷素兩便」。
提問二:佛教對男女感情的態度如何?學佛可以交男女朋友嗎?
佛教有四眾弟子,其中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雖然割愛辭親,沒有家庭的牽絆,但不是沒有感情,而是將私情化為對大眾的感情、對信仰的感情,我愛佛祖、我愛常住、我愛師父、我愛大眾。同樣是愛,但不是私愛,是大眾的、淨化的、慈悲的愛。至於在家的年輕人,可以談情說愛,可以結婚成家,感情不好可以離婚,離了婚也可以再找一個結婚,但是有了一個對象,不可以再有第二個,「一夫一妻」制,這就是佛教的戒律,佛教的主張。
提問三:佛光山積極推動人間佛教,請問什麼是「人間佛教」?
過去佛教在山林裡,就叫「山林佛教」;在寺院裡,就叫「寺院佛教」;以出家人為主,就叫「僧侶佛教」。其實佛教不是這樣,釋迦牟尼佛說法,從沒有這許多分別。
佛陀說法是對人說的,不是對畜生、鬼、神仙說的,所以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寺廟不在山林裡,不在郊區,是在十字路口,這就是「人間佛教」。
有一次,天下文化公司創辦人高希均先生問我什麼是人間佛教?我用十二個字解釋:
第一,佛說的:聖言量。第二,人要的:每個人都要歡喜、要榮譽、要成功、要和諧、要平安、要快樂。第三,淨化的:沒有汙染、不混亂,如同乾淨的水或衣服。第四,善美的:善的、美的、幫助人的、利益人的。所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就是人間佛教。
假如大家對人間佛教有興趣或社團需要書籍,可以向都監院、文化院、教育院提出需求,佛光山都能給予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