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1】隨堂開示錄 564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43 大專青年學佛運動的緣起 3-2

星雲大師 |2021.12.14
1002觀看次
字級
創新與挑戰──大專院校香海社團加盟大會師。(2007.1.20)圖/佛光山提供

文/星雲大師

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我創建佛光山,草創的東方佛教學院尚未完成,就獲得救國團的鼓勵,與他們合作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那時舉辦青年活動是很嚴肅的問題,所以救國團給了我幾面青年救國團的旗子,我將它掛在佛光山頭山門的彌勒佛像旁。有了這面旗子,如同「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警察不能來找麻煩,安全人員也沒來調查過,讓我能一期一期地辦下去,甚至有一期,竟然多達一萬三千多人報名。

辦了幾次後,有些不了解佛教的人警告我:「你不可以做青年工作,青年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會帶來很多麻煩。」由於我在台灣沒有基礎,也剛開創佛光山,在這種強力壓迫下,不得不把它改成短期出家、佛學講座或其他活動。

那時周宣德先生怕人擾亂他的活動計畫,也不希望由寺廟僧侶來辦大專青年活動,佛教「以和為貴」,要做的事情很多,也就沒有和他相爭。但是五十年來,佛光山一再和大專院校結緣;台灣一百幾十所大專院校,我至少在一百所以上做過講演。

當初台灣大學明令指示,不可以讓出家人到學校講演。我心想,既然有這樣的硬性規定,也不必去喊冤,只要忍耐,總有一天會改變。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還是到日本請來一位和尚。水野弘元先生是駒澤大學名譽教授,著名的日本國寶級佛教學者。台大一聽到這號人物,非常歡迎他到學校講演。慚愧!中國和尚的我只能跟隨在他後面,到台灣大學繞一圈。雖然如此,幾年前,我還是受邀到台灣大學講演,甚至在那裡舉辦過一場「國際青年論壇」,還蒙總統召見。所以只要有志、有願,事情遲早都能完成。

今天這個活動的舉辦,除了要感謝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前任會長吳伯雄先生、現任會長心定和尚、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祕書長覺培法師、香海社團執行長妙凡法師的努力,也要感謝佛光大學翁政義校長。雖然翁校長到佛光大學沒多久,但是對學校的貢獻很大。由於佛光大學距離佛光山很遙遠,過去學校發生事情,經常是鞭長莫及,尤其現在的記者喜歡挑撥,無故製造事端,更讓學校添增許多麻煩,但是自從翁校長駕臨,學校就非常安定、和諧。校長很關心同學,他問我:「佛教對於佛光大學學生畢業後的出路,有什麼辦法?」我說佛光山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信徒,可以舉辦一個大學生求職護持會,讓所有學生都不會失業。

現在是一個交通便捷,資訊發達,人我往來很密切的時代,一個國家、一個社團,只要組織健全、團結合作,就能戰勝一切。所以,現在大專青年除了用心念書,也要重視做人。

前不久,佛光山舉行「功德主會議」,有一萬多人回山參加。會議開始,我稱大家「各位老師」,他們一聽,「今天大師怎麼稱我們『老師』?我們都是大師的弟子啊!」為什麼我這樣說?

五十八年前,我來到台灣時才二十多歲,經常要坐火車往返高雄、台北或宜蘭、台北,甚至為了編雜誌、編書,每星期都要到台北一次。我莊嚴地走在距離搭車地點約有二十分鐘路程的宜蘭中山路上,街道兩旁都是行人,很多眼睛在看,我務必要規矩、樹立形象,不能吃香菸、喝酒,也不能到商店裡買東西,如果提著大包、小包,會被人誤以為好吃。

我一生雖沒有進過正規學校,但是社會就是我的學校;我雖然沒有受過老師的指導,但是社會大眾,包括各位同學都是我的老師,處處都能學習。例如現在你們坐在我面前,我就不敢隨便,會提醒自己要坐端正。這也讓我想到儒家所說的,君子要「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般的自我約束,做自己的老師。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