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西來寺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有「西半球第一大寺」之譽。圖/資料照片
國際佛光青年會議
時間:2002年12月29日
地點:美國洛杉磯佛光山西來寺
第六個十年:五十歲到六十歲,哲學的人生
這段時間,我覺得應該要在學術、思想上努力創作。比方,佛光會不是制定了很多章程、辦法?在人間佛教的體系上,我從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裡發揚人間佛教的理念。想起過去多少年來的弘法,最大的一個困難,就是要把佛法講給人聽得懂。但老式的佛教,傳統的佛教,不許我們把佛法講給人家聽得懂,甚至信徒也不希求聽得懂。
舉一個例子,今天聽了一個大法師講經,走在路上,人家問:「你到哪裡去啊?」他說:「我去聽講經的。」「那個法師講得好不好?」「講得好極了!」「怎麼好法?」「聽不懂啊!」所以,他的好就是聽不懂。反而你講給他聽懂了,再問他講得好不好?他就會說:「普通啦!都聽得懂。」
所以,我想,弘法的方式若只是想要給人懂,不見得很對機,因此我就想到著書立說,寫一些佛學論文。佛光山成立不久時,每一年都會有一本學術論文出刊,已經有好幾十集了。可是到了現在,一堆一堆地堆在那裡,心裡真是難過。
不過,我們現在還是要做哲學的論文,像我編的《普門學報》,現在大部分都流通於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對《普門學報》,如獲至寶。原本大陸很難接受我們的一本書、一篇文章,是我們想盡各種方法,才把這許多書帶到大陸去的。反而這許多書,在我們自由的社會沒有人要看啊!我到五十歲的時候,才知道要傳教,普通的人間佛教,容易奉行,容易懂,但那是不夠的,應該還要有一種學術性、研究性的,就像《普門學報》。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學術上揣摹、努力;當然,哲學的人生是還不夠的,好在我是一個出家人,在世界弘法,一面旅行、一面寫作,盡我自己最大的力量為佛光會、為人間佛教,在佛學思想上做一些建樹。
各位青年朋友們,雖然人生進步是逐漸逐漸的,我現在把我的經驗講出來,是希望能夠加速你們的進步,加速你們的成長。
第七個十年:六十歲到七十歲,倫理的人生
到了六十歲,我忽然感覺到這個世間不是我一個人的,應該要有一個倫理的人生。中國的儒家,過去發展君臣、父子、夫妻、朋友,認為天地君親師就是倫理,叫做「五倫」。所謂「倫理」,不只是講究天地君親師,或者夫妻、父母、兄弟姐妹而已。它是一種人間的次序,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規律,我提倡人間佛教,應該要有人間的性格,從人做起。甚至這個倫理,需要有佛法裡面的業力、緣起、因緣果報,各種關係總合的。主宰我們生死輪迴的是業力,把我們人和人的關係融和、調和,建立關係的,則是因緣、緣起。
因此,我自己以身作則,六十歲那年,我邀請了一千三百位六十歲的信徒一起回山祝壽;我為信徒成立「功德主會」,把信徒定位為「老闆」,替佛教報恩;我多次勸我九十幾歲的老母親到外國同住,或者家人喜歡到哪裡,我就替他們辦理手續到哪裡。像今天中午,我就把在美國的家人,一、二十個統統集合起來聚餐。除了家族的倫理,還是不夠的,我規畫佛光山所有徒眾的父母,兩年一次到佛光山參加親屬會,我說:「你們的兒女到佛光山來,就等於嫁來了,所以我們有親家的關係啊!你們一定要有時間來看看你們的兒女在這裡做什麼。」我的意思是什麼呢?出家不是不要父母,而是在仁義上再多加強。
第八個十年:七十歲以後,佛學的人生
到了七十歲以後,我想,若要世界和平、沒有種族的隔閡,我們一定要提倡尊重、包容,實踐倫理的思想。家族的倫理還只是一部分,現在我們也把倫理推動到佛光會,由佛光會再推動到青年、兒童,慢慢地我們成立了一個大家庭,思想是一個,精神是一致,心靈彼此相惜、共鳴,有著同樣的目標。接著,再將人生道路上,促成我們和諧的、歡喜的、美麗的事推向這個世界,讓佛光普照全世界的人類,讓大家也享受佛法的歡喜、佛法的和諧;讓這個世間成為佛化世界,大家注重倫理,彼此包容、尊重,如兄如弟互相幫助,成為一家人。儘管是回教、基督教、天主教都沒關係,等於你喜歡先孔文學,他喜歡哲學,他喜歡理學,儘管不同,但「不同」的裡面有一個「同」,「同」的是我們都是人類。我們要建立人類的秩序,人的相互相依、慈悲、和樂,只要大家盡力闡揚,一代一代地傳下去,總有一天這個世界,會成為理想中的佛化世界。
我為佛光會在全世界的傳播,發起「同體共生」的觀念。在這個世界上,有國家的不同,有種族的不同,有性別的不同,有貧富貴賤的不同,有好多的不同;不同就是差別,差別就有爭執,差別就有比較。假如我們能同體共生,一切都只有一,「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所有人類的生命和諧,生活一致,心靈相依,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我認為這種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際關係所建立的世界倫理,才會慢慢地促進世界和平。
聽說各位青年朋友們來到西來寺,因為天氣很冷,不少人感冒了。或許你們會想,早知道這麼冷,我們就不來了。禪門有兩句話:「冷,要到冷的地方去;熱,要到熱的地方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高處不勝寒」,我們人生要往上爬,雖然高處會比較冷一點,但是我覺得人生必須經過寒、熱,沒有經過這種所謂大冶洪爐,怎麼能成為鋼鐵呢?等會議完成後,到了大峽谷,到了迪士尼樂園,再回到各自住的地方,可能你們會比較習慣一點。
《禪林寶訓》上有兩句話:「姁之嫗之,春夏所以成長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這個意思就是說,春天和風徐徐,夏天細雨霏霏,花開了,樹木也成長了;秋冬一到,霏霜冰雪,萬物因此成熟,五穀豐收。所以各位青年朋友們,禁得起春風夏雨,也要禁得起秋冬的霜雪,冷的、熱的都要接受,無論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是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成熟。我們現在到佛門來,要禁得起寒霜的磨鍊,禁得起冷熱的煎熬,將來才能在社會上做一個坦蕩蕩、有為的人。大家辛苦了,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