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常一起勸募做公益的木蘭姐,非常重視住家環境清潔,因為她篤信,整齊清潔具有改變善惡循環的力量。圖/Pixabay
文/撒比娜
年終常一起勸募做公益的木蘭姐,非常重視住家環境清潔,因為她篤信,整齊清潔具有改變善惡循環的力量。
從事社會服務的她,早年負責探視一些高風險家庭時,發現不論是一大家子或獨居,往往房宅本身就充滿風險。因為經濟或社會條件的不足,或處於身心不佳狀態,為求溫飽及解決諸多燃眉之急,案主早已無暇管理居所。
訪視的地區或家庭結構或有不同,但映入眼簾的景況都很類似:髒汙桌椅,灰暗門窗,發出異味的爐灶及被單,堆滿雜物的角落,瓶罐疊置的餐桌、床頭,終年潮溼發霉的浴廁與牆面。被損壞電器阻斷的出入口,似乎預告著災難發生時對生命的威脅;衰敗幽暗的氣息中,總隱藏著許多悲傷或不幸的故事。就如電影《安娜‧卡列尼娜》的開場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場景都是憂悶與絕望。
雖然社福機構也會提供食物、衣物等補給品,但木蘭姐對於服務對象卻有另類的關懷思惟:除了協助申請補助、就醫及媒合其他社會資源,案主也要站起來動一動,而非只是蟄居一處等待援助,長久下來,身心機能只會更加惡化。
木蘭姐認為,受助者必須要重新建立跟居住環境的關係,才能斷除生活風險的累積,破除生命中「惡的循環」。沒有房子一開始就是雜亂髒汙的,任何一個住處,初遷入時都是窗明几淨,預備給住戶遮風避雨的;只因住戶際遇不順遂、遭逢變故或突發厄運,才使得棲身之所變成灰暗惡臭的淵藪。
因此,她會引導、鼓勵案主學習整理自家環境,並結合社區義工一起協助住戶清掃、整頓。往往一間不到十坪的小房子,竟可清出一卡車的廢棄物,像是人體內積存多年的毒物沉痾,人因此重病不起,房子也瀰漫瘴癘之氣。窮途潦倒之人又居此惡地,無疑讓人生更落入風險之中。
木蘭姐總是勸說受助家庭,不論老小青壯,只要願意起身,拿起掃把、裝一桶清水,清洗地板、桌椅、水槽、浴廁,丟棄腐臭物品,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帶走憂悶之氣。雖然不可能馬上改變現況或移居他處,也依然受失業、老病、孤獨所折騰,但是身處不潔髒亂之處,只會讓生命感到無望而窒息,更加沉淪而無法振作。
相反地,當踩在地板沒有黏膩感、穢物已清空、空氣流通的室內,也沒有障礙物阻斷動線時,即使沒有遷徙至新屋,亦會感到身心舒適;而乾淨的住所,也會引導居住者想自我清理一番,勤加洗漱、修剪毛髮、洗滌衣物與器皿。雖然仍處於困逆孤獨,至少棲身之所不再汙濁幽暗,不僅有益身心健康,也是一個「善的循環」的開始,有形的、無形的,一起相互加持。
人生風險難料,但只要打開封閉、絕望的心靈,把自己的住處好好打掃一番,也許就會慢慢告別高風險人生。木蘭姐相信,清潔整頓的魔力,可以許給人們一個明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