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自由 平等 博愛

 |2005.11.14
772觀看次
字級

十月二十七日,巴黎郊區兩名茅利塔尼亞裔與突尼西亞裔少年因躲避警方追捕而觸電身亡,沒想到引發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暴動,流竄各地施暴的青少年悉數在法國出生,住在最貧窮的社區,父母是非洲裔與阿拉伯裔移民,也是最被忽略的一群。他們大部分是穆斯林,占法國人口的十分之一。

這場暴亂迫使法國政府正視城郊貧民區長年受到漠視的問題,這些地區的居民多是貧窮的非洲裔移民及其子女。

為什麼一場觸電死亡事件,卻像炸藥引線,一路燃燒下去?密特朗在一九九○年時便說過:一個年輕人,出生在一棟醜陋的大樓裡面,從小見到的都是灰色的醜陋風景,周圍的社會對他寧可掉過頭去,不聞不問,只有當必須生氣和加以禁止時才做干預,「這樣的年輕人,能有什麼希望?」

藍色、白色、紅色融合的法國國旗,一向被外界解讀為象徵著法國革命精神—自由、平等、博愛。但是法國這場動亂主要的癥結披在不平等、不博愛上,這實在是最大的諷刺。對此,台灣沒有隔岸觀火的權利,更沒有嘲笑法國的資格,我們只能深刻的反省,以法國為訓,自我警愓。

法國的問題只有十二個字:「族群岐視、階級對立、貧富不均」。法國內政部長薩科茲用「流氓和敗類」等字眼形容這些居住在落後地區的人,以致一發不可收拾。但是當薩科茲引爆如此嚴重的事件後,卻仍普獲法國中高階層及精英份子的支持。
這些青少年出生在法國,卻受到族群岐視,受到排擠、受到不公平待遇;然後這些人在法國邊界形成次等階級,過著次等的生活;而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讓他們看不到未來,終於出事。

台灣是同一血緣的移民社會,我們卻潛藏著與法國相同的重大危機,族群之間的裂痕始終無法彌合、新的階級對立開始出現、社會貧富差距一直在不斷的擴大中,這不是藍綠的問題,這是我們兩千三百萬人安身立命的關鍵,如果不妥善處理,未來我們很可能成為現在的法國。

網路上流傳著張曼娟所寫的一篇「頭等艙的美國大兵」文章,故事是發生在亞特蘭大機場,有兩個穿著迷彩軍服的一○一師年輕美國大兵,與納許維爾的市長比爾普賽爾都搭這班飛機,兩個年輕軍人坐在頭等艙,市長後面跟著抱著大包小包的祕書,而他們竟然坐經濟艙的位子。  

空服員從機艙後面端出一瓶香檳和兩個杯子來,一位好事的乘客問說:「香檳啊,怎麼不給我們?」空服員面帶微笑的對那位先生說:「你有沒有看到前面那兩位士兵?他們從伊拉克戰場回來出差,兩個星期後,還要回去,我們特別將他們升等到頭等艙,這瓶香檳就是給他們的。」 

飛機一路平穩,快飛到納許維爾時,空中小姐廣播說:「我們今天很高興,能有兩位年輕的空降師士兵跟我們同行,他們為國家奉獻很多,我們熱烈的鼓掌歡迎及感謝他們。」完全未提納城市長與大家同行。坐在頭等艙的美國大兵,讓人們認知到榮耀;坐在經濟艙的市長,讓人們感受到平等。如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這正是她的非凡之處。

我們的社會必須要找回平等與博愛,市長不是特權、大兵能夠升等到頭等艙、社會尊崇有貢獻的人、破除階級的迷思、消除貧富的差距、讓族群融合,然後我們才能大聲的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國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