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二:作者繪小鳳仙 圖/林一平
圖一:作者繪蔡鍔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民國初年有幾位軍人的故事我愛相當喜愛,例如護國英雄蔡鍔(1882-1916;圖一)。蔡鍔原名艮寅,湖南邵陽人。戊戌變法後,考入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後來留學日本。1900年參加自立軍起義,失敗後改名鍔。1911年響應辛亥革命,平定雲南,被推選為雲南都督。1913年袁世凱上台後,將蔡鍔調入北京,加以籠絡,封為「昭威將軍」。當時「威」字輩的將軍地位最高,代表袁世凱的器重,希望蔡鍔幫他主導國防。蔡也有抱負要強化中國的國防力量,以抵禦日本外侮。
1915年,三十三歲的蔡鍔被袁世凱嫡系的北洋軍閥排擠,難伸其志。再加上他不贊成袁世凱稱帝,行事逐漸低調。蔡鍔在北京終日無所事事,就去逛八大胡同,迷上了相貌「乏過中姿」的小鳳仙,認為十六歲的小鳳仙是仙露名珠,贈聯「自是佳人多穎悟,從來俠女出風塵。」小鳳仙(1900-1954;圖二)年幼時淪落風塵入妓籍,然而粗通翰墨,喜綴歌詞。我在畫小鳳仙時,覺得她挺清秀的。當時報紙批評她相貌「乏過中姿」,有點苛薄。著名的高領鳳仙裝還因她命名。
很多人美化蔡鍔和小鳳仙這段故事,認為他倆演戲,故意如膠似漆,目的是要誤導袁世凱,讓他認為蔡鍔胸無大志。這種說法頗有疑問。當時蔡鍔已有兩位夫人,當中一位還已身懷六甲呢,到處亂逛妓院,不太成體統,因此後人要有一個說法來「為賢者諱」罷了。如果蔡鍔真的耍這種障眼小伎倆,袁世凱如此精明的人物,是不會上當的。我也不相信蔡鍔會讓十六歲的少女介入這種危險局面。
傳說在袁世凱稱帝的前一夜,小鳳仙協助蔡鍔逃離北京。這點也存疑。如果確有此事,在那個草菅人命的時代,小鳳仙放走蔡鍔,一定會被請去軍警執法處坐老虎凳,然而未見任何記載。事實應該是蔡鍔向袁世凱請假,藉口赴日養病,再轉道香港,回到雲南,發動護國戰爭。
1916年蔡鍔抱病擊敗優勢兵力的袁軍,推翻了袁世凱的復辟帝制。蔡鍔在戰爭時,帶病操勞,一天睡不到四小時,後因積勞成疾,罹患結核病而赴日就醫,但同一年11月便病逝於日本。他和黃興同時舉行民國第一次國葬。據說蔡鍔病逝後,小鳳仙痛不欲生,寫了輓聯 :「誰識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