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潘楠慕
紗麗(sari或saree)是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傳統南亞服裝,長期以來被視為傳統和女性美的體現,但Z世代的設計師正導入最新時尚元素,打破外界對這種傳統服飾的刻板印象,讓紗麗重新煥發活力。
紗麗的名稱源自梵文sati,原意為布料,長度約六碼。這種服裝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最早是在舉行宗教儀式時穿著,後來逐漸演變為女性的日常服裝,並可根據色彩、樣式,區分穿著者的身分、地位、宗教和居住地區,例如紅色為世襲社會等級的代表顏色,也有吉祥的寓意。紗麗的穿法繁簡不一,常見的有包頭式、披肩式、垂掛式三種,正式場合通常採用披肩式穿法。
《古代紡織品系列》(Ancient Textile Series)的作者卡沃拉(Aarti Kawlra)表示,二十世紀印度民族主義運動興起時,紗麗成為印度的象徵,也成為南亞文化和女性美的象徵。她表示:「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紗麗被用來塑造『端莊』的印度女性形象。」
社會人類學家班娜吉(Mukulika Banerjee)指出,紗麗成為「有文化」的南亞女性穿著,穿上紗麗代表更謙虛、精緻和受人尊敬。對一些思惟較保守的女性來說,紗麗是重要場合的「正裝」,而非時尚的選擇。
一些女性認為,穿上紗麗的手續較繁瑣,且可能會影響行動;但班娜吉表示,這只是既定印象,許多從事農業或建築業的女性也會披上紗麗,「因為那是最平價的選擇,而且活動自如;紗麗穿起來也可以輕鬆舒適」。
近年來,新一代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一直在挑戰與服裝相關的傳統文化,紗麗也開始擺脫傳統的穿法和材料;一些設計師將紗麗包覆在牛仔褲上,也可套在T恤上。Saree Sneakers等印度品牌,則推廣運動鞋與紗麗搭配的創意。
班娜吉指出,這些創新讓紗麗日益受歡迎,「一些女性放棄紗麗的原因是被傳統窠臼所限,認為一定要搭配合適布料、剪裁,而且需化妝,但這些極具創意的設計,讓紗麗輕鬆融入日常穿著」。
創建「紗麗女孩」(The Saari Girl)品牌的設計師哈珊(Aiza Hussain),年僅二十四歲。她指出,紗麗是新世代挑戰傳統束縛的工具;她表示:「目前仍有許多人認為紗麗須遵循宗教、婚姻狀況、體型等元素,但我們希望讓紗麗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能隨自己喜愛穿著。」
哈珊表示,她已見到改變的趨勢,她母親那一代人只在婚禮等正式活動穿紗麗,現在許多年輕女性開始購買紗麗在平日穿。她說:「以前不曾推出紗麗的知名品牌,已開始銷售紗麗,這代表市場正在成長。」
紗麗設計師穆塔薩(Adila Murtaza)表示,紗麗過去主要是家族傳承的服裝,她說:「如果你的祖母或母親從不穿紗麗,你穿紗麗的可能性也很低,但現在年輕女性對紗麗的接受度愈來愈高,因為紗麗可以搭配各種服飾,包括腰帶、西裝外套、褲子和運動鞋。」
穆塔薩表示,推特、Instagram等社群媒體平台,有助宣傳新創設計師的作品,也推廣女性不需受到服裝拘束的理念。一些純粹主義者並不認同甚至抗拒非傳統設計,但她認為這是年輕世代表達真實自我的方式之一,「紗麗現在已成為一種時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