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 河上百年,三代造舟家族──從舢舨到遊艇 文/王文靜 |2021.09.08 語音朗讀 17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生於造船世家的陳梅華。圖/陳梅華關渡橋下,可見陳家造船廠外的碼頭。 圖/陳梅華入海的淡水河,每年吸引烏魚洄游。圖/傅天摯德哥德式淡水禮拜堂。圖/許嘉嵐 文/王文靜我怎覺得,她像一條魚。初識陳梅華,只知她是第三代的遊艇造船者,想像那是河流與海洋上的豪華世家,香檳杯上的華麗氣泡。後來,看她與團隊跨洋駕駛遊艇,見她終年黝黑膚色,聽她說起家族從大稻埕的舢舨起家。豪華印象不再,而是住在淡水河畔的三代家族。民國初年,淡水河的繁華時代,她的祖父帶著造船工具翻山越嶺,全年在外工作,年節才回家。半世紀後,她父親延續基礎,從舢舨船到遊艇製造,訂單拓展外銷到歐美市場。現在,棒子交到第三代她與姊姊手上,跨入遊艇服務。這天,臨時起意,我來到梅華家族的遊艇碼頭與船廠。她遞過一本台灣歷史博物館策展的《來去台灣》專刊:「一九五○年代,台北橋附近有陳水源與其姪陳添枝從事造船業,主力製作木質船舶。陳氏家族……」陳添枝就是她祖父。我在美國參觀過飛機製造廠,但沒見識過遊艇工廠,高挑廠房與環繞生產線的工廠設計有些近似。船廠外是他們的碼頭,河岸的山與紅樹林柔和了台北都會的水泥森林線條,碼頭停泊客戶的頂級遊艇、正在整理船身的交通渡船。這座碼頭悄悄說著社會的不同階級,享受人生的船與工作的船。為何我會覺得,梅華像一條魚?因為,她在碼頭上的矯健身手?還是,她與眾不同的「玩具」──帆船? 或是,他們家三代都倚在淡水河? 這天傍晚,我們坐上一艘老船,那是她祖父年代常見於淡水河上的船隻。小船低低,貼著河往出海口駛去,與我先前搭的淡水河上大船的感受迥然不同。人與河幾無距離,我想起,在亞馬遜河搭乘的小船,叢林在左右,人彷彿是魚,船則是搖擺前進的尾巴,與河流極為融合。河上有晨起漁夫,我們慢下船靠近,滿舟漁貨反映生氣盎然的河流。就在此時,淡水河上蠢動,一尾尾的烏魚此起彼落地躍起、翻轉,寧靜河面既如無數的大珠子彈出落下,又像放學後湧出馬路的小學生們。還沒到秋冬季節,怎麼回事?烏魚是淡水河海數量最多的魚類,喜歡棲息於在水溫攝氏二十一至二十五度、鹽度千分之三十三的海水。每年,海水溫度驟降時,北方的烏魚群彷彿收到召集令,千萬甚至上億隻隨洋流游到台灣,第一站是淡水河口,氣溫愈降,烏魚便趨往南游到台南與高雄。當烏魚來到台灣時,正值產卵期,孕育大量魚卵,漁民稱為「烏金」。四百年前,台灣還沒定居漢人的時代,大陸沿海漁民就在烏魚季時渡海來台捕烏魚,製作「烏魚子」。荷蘭人來後,核發「烏魚旗」控制捕烏魚的船。這不是我第一次在淡水河上看到烏魚,但今天很特別,小船打破我與淡水河的距離,我彷彿撿到一把時空之鑰,輕易進入陳澄波〈淡水夕照〉畫中。那是「河裡,有魚;河上,千帆往來。魚、船與人都倚河為生。」就在那年代,梅華的家族從淡水河的第一大河港大稻埕崛起,歷經百年,見證淡水河運的盛況。輝煌過後,舢舨船業者散去,堅守造船的家族不多。陳家如淡水河上不肯落日的橘紅光影,奮力地轉型。何須憂愁,黑暗會至,但明天的淡水河繼續燦爛。 前一篇文章 【過好日子】 保持距離 下一篇文章 【阿三在美】 自救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5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6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王文靜看世界】億年之交—— 夜蛾就愛穗花棋盤腳【臆想截圖】也是貪婪【詩】圓覺【時食有味】掌中旋日月【時光重逢】荷香千里【閱讀生活】歐洲村婦的願景 作者其他文章【王文靜看世界】億年之交—— 夜蛾就愛穗花棋盤腳【王文靜看世界】埋在千年古村下的神殿 ──乩童、祭司與阿波羅神【王文靜看世界】世界車燈之王帝寶──走過地下錢莊歲月的賭神【王文靜看世界】銀行家羅伯特.雷曼──百年大都會博物館來台背後【王文靜看世界】黑夜前行十八年 ──三百億電纜王國的73座電廠【王文靜看世界】傳奇! 削鉛筆機到半導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