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汁過濾後600c.c.
洋菜粉1小匙,水半杯
糖水(水半杯,糖2大匙煮融冰涼),此項飲食控制者可不用。圖/史蒂芬
文/史蒂芬
在中外名著中,有關描寫飲食的場景著實不少的。例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傳記裡,就曾提及在宜蘭登座說法後,為了不讓信徒餓肚子回家;即便當時環境困苦,欠缺食材,但大師一招起油鍋、淋少許醬油點化爆香的技法,卻能讓素麵瞬間充滿鼓舌的氣息,成為津津樂道的美食。推算起來,大師當時其實比很多信眾都還年輕,但那份推己及人的父母心,真使人感動不已。
而身為宜蘭人,因深知故鄉老式釀造醬油的美味,且家中尚有母親留下來的寶物──古法黑豆釀醬油。於是便依照大師的烹調方法,果真煮出了質樸溫暖的麵點,甚至無需香菇、薑片提味,就這麼拿來燒煮苦瓜、冬瓜,都別有佳趣。所以說:「真味是淡,至人是常」這句話,確是有其道理的。
後來,有一回在書上讀到北平點心西瓜酪,又勾起了我仿效的興趣。因為一般的西式果凍,大凡都是點綴性質,少量出現在塔皮、蛋糕上。要不然,就是家庭常出現的硬式水果凍,需要大量的洋菜粉加水、糖、綜合水果煮過後冰藏,否則冷卻後便無法切成漂亮的斷面。
可這款點心,大概出自宮廷傳承的關係,只有表面凝結,吃起來卻似瓊漿玉液、凝縮了水果的風味跟精華。仔細研究配方,原來這是因為西瓜資質嫋弱,當打成汁、濾去渣籽後,倘使再受熱,必定發酸變味兒。因此洋菜液的量必須非常少,恰恰能使西瓜汁凝結成凍,但吃起來又立刻化凍為水,這才合格。經過幾次試作,終於成功。更體驗到古人對其種種美好的形容,確實不負美譽。
這些年來,星雲大師積勞成疾,卻依然用智慧作大家的定海神針。而需要限制飲食的大師,不知道有多久沒能吃口甜美的涼果呢?西瓜酪是純果所造,入口須臾則化,可由分量掌控糖分攝取,適合淺嘗。而讀友們,若家中長輩同樣需做飲食控制,有機會不妨可以試試,應該不會失望!
食 材
西瓜汁過濾後600c.c.
洋菜粉1小匙,水半杯
糖水(水半杯,糖2大匙煮融冰涼),此項飲食控制者可不用。
薄荷葉少許
作 法
將的西瓜汁分成2碗,各300c.c.撈出泡沫備用。
把的洋菜用半杯水煮融,再分成一半的量。
把半量的洋菜液分別倒入2碗西瓜汁內,稍加攪拌後撈出泡沫,放冰箱鎮涼。
取出凍好的西瓜酪,淋上少許糖漿(如無可免),點綴薄荷葉即可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