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菇菇飯
食 材
南瓜200克、米1杯、鴻喜菇60克、猴頭菇60克、醬油1大匙、海鹽1/2匙、胡椒粉1匙、橄欖油2大匙、水1杯
米1杯放入鍋中、加水,用手輕輕撥洗2至3次,去水備用。
南瓜洗淨、去皮、去籽,切塊;猴頭菇切片。
鴻喜菇切去蒂頭,用水稍加沖洗,再用手將菇剝成一條條。
拿一個鍋子或大碗,放入米、醬油、海鹽、胡椒粉、橄欖油及水拌勻,再將南瓜、鴻喜菇、猴頭菇平均舖在米粒上。
電鍋外鍋放2杯水,將鍋子或大碗放入,按下開關,等開關跳起,用飯匙輕輕拌一下,即可上桌。
圖/林延昌
南瓜雪花糕
食 材
南瓜200克、 砂糖40克、椰漿100克、奶粉40克、溫開水150克、玉米粉60克、椰子粉30克
作 法
去皮、去籽的南瓜200克,電鍋外鍋放1杯水,將南瓜放入蒸熟。
蒸熟南瓜趁熱搗成泥,加入砂糖、椰漿拌勻。
奶粉以150克的溫開水拌勻,再加入玉米粉攪拌至無顆粒。
以小火熬煮南瓜泥,須不停地攪拌以免黏鍋燒焦,再慢慢倒入調勻的玉米粉漿,持續攪拌至濃稠狀。
取一個模具,事先刷上一層油,以方便脫模,再把熬煮好的南瓜泥倒入,將表面稍微抹平,稍微放涼後,入冰箱中冷藏2小時。
取出南瓜糕,倒扣於盤子上,切成適當大小,一一沾上椰子粉,軟、香、甜的南瓜雪花糕完成。
圖/林延昌
新冠疫情嚴峻,期間百工百業、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上菜巿場須以身分證號碼尾數分流,以利管控人數,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不能內用,餐廳蔬菜訂購量大減……民生消費形態改變及蔬菜需求量減少,讓靠天吃飯的農民們叫苦連天。看到一則報導,農民承租河床地,栽種南瓜並不斷研發與育種,培育出少見的白色南瓜,特別命名「夢幻白色南瓜」,但遇上了疫情南瓜賣不出去,只能堆放在家裡,心血付諸流水。
南瓜,西洋萬聖節時雕成面具造型燈籠;童話故事中南瓜幻化成馬車,載著灰姑娘追求夢想。在台灣,因其果肉是金黃色,又稱為金瓜,象徵財富,所以,我們在閩南建築物中,常可見到金瓜造型的瓜筒,如北港朝天宮三川殿內,通梁上雕有3隻錢鼠咬金瓜,金瓜代表財富,而且多籽,寓意子孫傳萬代。金瓜飽滿的形狀為「豐」;老鼠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一」;老鼠在地支為「子」;老鼠咬金瓜為「食」,也就是希望百姓們能「豐衣足食」之意涵。
3月到10月盛產的南瓜營養豐富,含維生素A與β- 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加強小腸內層對病菌的抵抗力,減少感染,也能幫助視網膜感受光,助於保持視力清晰,預防乾眼症、夜盲症及黃斑部病變,另亦含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礦物質等,更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素。
宅在家長時間使用3C產品,視力要多加保養,對抗疫情,加強免疫力更是重要課題,所以正值盛產、耐貯存又營養滿點的南瓜,煎、炒、蒸、炸、涼拌皆宜,可當主食、配菜、還可做甜點,可說是抗疫時期料理三餐的好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