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山公園的觀音菩薩與龍龜。
圖/鄧榮坤
文/鄧榮坤
從桃園市楊梅區觀光茶園方向眺望北方,可以發現一座聳立於貴山公園,手持蓮花的觀世音菩薩聖像,由於公園位於丘陵地上,周圍地勢較低,許多人會佇立於公園向四周眺望,楊梅盆地街景、高速公路以及四面八方環繞的山脈盡收眼底,東方可見埔心,北邊可見高山頂及長岡頂,向西望去可見崩坡缺的景色,往南望則是秀才窩及老坑,是一個登高望遠的好地方。
位於桃園市府警察局楊梅分局旁、楊梅國中後方的貴山舊名「龜山」,以山形酷似一隻臥爬的烏龜而得名。三十多年前,當時的楊梅鎮長劉金標與教育家張芳杰等地方仕紳於此籌建楊梅中學,曾將龜山易名為貴山,而當地居民仍習慣稱呼舊名。
貴山公園自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六日闢建,同年八月完成,闢建時特別依地理形勢規畫為登山步道。其與楊梅國中屬於同一個丘陵地,開發甚早,是楊梅區第一座公園,也是當地居民運動休閒的場所。山坡上的水泥階梯步道,營造出「龜山飄梅香」的書香氣息,沿線林蔭步道廣植楊梅樹與桂花樹,花開時,空氣中瀰漫著桂花的香氣,兩側則擺設深具教化意義的石像。
貴山公園地處老坑溪客家生活圈入口位置,連結楊梅街區與老坑地區,是早年見證楊梅開發歷程的重要地景。公園規畫完成後,在山頂塑建了一隻巨型龍龜及一座高十五公尺的觀世音菩薩聖像,菩薩手持蓮花,面貌莊嚴,站在風中,也呵護著山腳下的居民;聖像與龍龜皆呈古銅色且面向台灣海峽而立,當地居民視為護佑楊梅的象徵,也成為楊梅的景觀地標。
公園裡較罕見的,是體型龐大、臥於山頂的龍龜,其外型為龍頭龜身,具有龍與龜兩種靈獸之特質。當地的文史工作者沈筠說,這隻龍龜又名贔屭(ㄅㄧ ㄒㄧ),因為罕見字形且筆畫複雜,當地人仍以龍龜來稱呼它。贔屭天生愛好負重,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是龍神和靈龜的化身,相傳為龍生的九子之一。目前,在台南赤崁樓還能看見「贔屭駝碑」的景觀。民間傳說,龍龜能為信眾擋去災煞,減少禍害,有鎮煞迎福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