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奇異果、巧克力等十種快樂食物有助減緩焦慮及壓力。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國內三級警戒持續至七月十二日,不知哪天能完全解封,民眾心情也隨著疫情起伏不定,許多人產生緊張及焦慮感無法排解;營養師提供有助紓壓的十種快樂食物,包括黃豆製品、乳製品、雞蛋、全穀雜糧、深綠色蔬菜、堅果、巧克力、香蕉、芭樂、奇異果,民眾在疫情期間可多攝取,減緩焦慮、壓力。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營養師林宜槿表示,防疫期間在家上班上課,很多人都無法好好放鬆,長期下來累積的壓力,恐導致情緒緊張、自律神經失調;如果「吃對食物」,就能逐步降低這些焦慮及壓力。由於情緒受身體荷爾蒙調控,尤其是被稱為「快樂荷爾蒙」的「血清素」,九成是在腸黏膜產生,血清素製造充足,就能讓人適度放鬆、心情愉悅。
林宜槿與癌症關懷基金會資深營養師黃翠華、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提供十大紓壓食物,民眾只要在疫情期間多攝取,即可減緩焦慮、壓力,愈吃愈快樂。
黃豆製品:製造血清素重要原料「色胺酸」為必需胺基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植物性蛋白質中色胺酸含量高,每一百克黃豆中就含有五百三十二毫克色胺酸。可多攝取無糖豆漿、豆腐、豆干等。
補鈣強健骨骼 也能放鬆神經
乳製品:牛奶除能提供色胺酸,以及豐富的鈣質,衛福部建議成人一天需攝取一千毫克的鈣,調查顯示八成以上國人攝取不足。鈣除能強健骨骼,也有放鬆神經及肌肉效果,進而幫助情緒舒緩,牛奶、乳酪、優格都是不錯選擇。
雞蛋:雞蛋十分方便取得,在料理中為多變化性食材,除了富含色胺酸,也是優質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的來源。雞蛋也含有大量膽鹼,膽鹼主要為神經傳導物的前驅物質,有保護大腦作用。
全榖雜糧:許多人擔心攝取澱粉會增加體重以及造成血糖上升,因此限制澱粉攝取,但在戒澱粉的同時,會造成負責降低血糖的「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是色胺酸進入腦部合成血清素的重要關鍵,建議可選擇「低升醣指數」澱粉類,如地瓜、馬鈴薯、糙米、藜麥等。
深綠色蔬菜:約九成血清素在腸黏膜產生,而深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進而讓血清素能正常分泌。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空心菜、地瓜葉等,也能提供合成中所必需的葉酸。
70%黑巧克力 引導正面思考
堅果、奇異果、巧克力等十種快樂食物有助減緩焦慮及壓力。圖/資料照片
堅果:堅果含有非常多種類的礦物質,如鋅、鎂、鉀、錳,而合成血清素所需要的就是「鋅與鎂」,成人建議每餐攝取一茶匙的堅果來補充好油脂及礦物質,尤其南瓜子的鋅及鎂含量最高。
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原料主要由可可豆製成,可可富含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苯乙胺。多巴胺主要負責大腦傳遞興奮、開心的訊息,也是引導正面思考的重要物質。建議食用百分之七十以上黑巧克力。
芭樂:人體在處於高壓的狀態下會耗損大量的維生素C,若維生素C攝取不足,身體難以應付壓力,長期之下會造成身體的慢性發炎及情緒低落。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就是芭樂,其中又以紅心芭樂含量最多。
香蕉:香蕉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6、多種類胡蘿蔔素、鉀元素、鎂元素與膳食纖維和果膠等。其中更含有血清素的前驅物質5-HT,可以很快地轉變為血清素。
奇異果:低GI(升糖指數)飲食中,水果常被忽視或誤解。水果的甜味不代表GI值高低,不能因顧慮GI值而不吃水果,其實水果也有分GI值較低的如奇異果、芭樂、蘋果、柳丁等,具抗氧化作用,可提升無齡感,讓人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