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

曾博群 |2025.08.21
92觀看次
字級
年長女性罹患肺腺癌,很可能是與防腐劑有關,專家研判應是與早期女性常吃醃製物有關。圖/123RF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每年逾萬國人死於肺癌,中研院分析不吸菸肺腺癌患者飲食及生活環境,研究證實,汽機車廢氣、空汙PM2.5等多環芳香烴(PAHs)、加工食品防腐劑的亞硝胺等為致癌關鍵因子。

進一步分析發現,男性及女性對於環境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女性對食物工業中使用的防腐劑特別敏感,其中亞硝胺的影響為女性大於男性,如年長女性罹患肺腺癌可能與防腐劑有關,研判應是早期女性多吃醃製物。男性則與吸菸、二手菸及汽機車排放廢氣、PM2.5等空汙有關,建議男性騎機車時應戴口罩。

亞硝胺影響 女性大於男性

中央研究院推動的「台灣癌症登月計畫」近期完成全球首度涵蓋歐美、亞洲多族群的大規模肺腺癌蛋白基因體研究,揭開致癌機轉,並辨識出高復發風險的「類晚期」亞型,有助於早期監測與精準治療。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代表台灣在癌症研究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計畫主持人、中研院化學所特聘研究員陳玉如表示,研究揭示肺腺癌的關鍵致癌機轉,並發掘多個具臨床潛力的藥物靶點,預期將為肺腺癌早期監測與精準治療帶來新契機。

研究證實,吸菸患者體內的多環芳香烴(PAHs)、亞硝胺等環境致癌物突變印記,並非亞洲特有,而是全球共通現象;同時鑑定出與環境致癌物相關的不同腫瘤分群,突顯環境因子在肺腺癌病程中的普遍性與重要性。

研究團隊透過蛋白質體分析,將肺腺癌分為3大亞型,其中C2「類晚期」亞型雖屬臨床第1期,卻展現與晚期腫瘤高度相似的分子特徵,復發與轉移風險極高。

陳玉如指出,男性患者多受吸菸及環境汙染影響,加速腫瘤惡化;女性則多與內在致癌因子相關,癌細胞更容易逃避免疫監控。未來將依性別與致癌途徑設計個別化治療,成為精準醫療新方向。

除了揭示成因與亞型,研究也帶來治療新契機。團隊鎖定特定亞型中表現量特別高、且基因沉默會影響癌細胞存活的蛋白質與磷酸化位點,發掘出多個具臨床潛力的藥物靶點,並提出針對不同亞型患者的多層次治療策略藍圖。

中研院研究 助挖掘藥物靶點

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表示,中研院自2016年啟動「癌症登月計畫」,結合科學家與臨床醫師,並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合作。2020年已發表台灣女性患者吸菸率相關成果,如今進一步擴大樣本並在國際期刊發表,顯示台灣不只是參與者更是關鍵推動者。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指出,肺癌是台灣癌症發生率、死亡率與健保支出最高的「三冠王」,也是全球重大議題。本研究有助釐清高復發風險族群,並挖掘潛力藥物靶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