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民利益與國家利益

 |2021.06.22
5008觀看次
字級

日前香港《文匯報》採購香港市面上銷售的八項台灣與美國豬肉製品,委託合格化驗所依美國標準檢驗,其中七項產品瘦肉精含量超標,最高逾二十七倍,還驗出香港禁用的瘦肉精。港媒質疑台商使用美國含瘦肉精豬肉,加工後銷至香港牟利。被指涉的台灣食品公司、官方農委會都出面澄清,或指加工肉品使用台豬優質原料,或聲明出口查驗均合格。

台灣放行含萊劑美豬進口時,蔡英文總統開記者會說這是一個符合國家整體利益,及戰略發展目標的決定。這項以國家利益為名的決定,卻引起消費者極大疑慮,市面連鎖水餃店至今貼著「全部產品使用台豬、丹麥豬」等標語;主婦進大賣場,會擔心買到萊豬肉。香港是台灣肉製品重要市場,即使台方官、企澄清銷港肉品沒有超標萊劑,港媒的質疑,已損及台灣品牌商譽。

去年萊豬案物議沸騰時,台南法院一位庭長投書媒體,指許多獨裁者和奉行軍國主義的國家,都曾倡論國家利益優先。今天國民利益被國家利益交換,犧牲的是人民健康;到有一天拿國家利益交換國民上戰場,像二戰時的日本,連國民生命、自由、財產等利益皆須賠上時,該如何節制政府濫權。

近來新冠病毒肆虐,政府以國家利益之名執行的防疫政策左支右絀。去年疫情初起,政府嚴防大陸病毒入境,只和美、歐等理念相近國家合作研發疫苗。但英國變種病毒跨境入侵擴散全台,確診、重症、死亡率攀高,和政府理念相近國家的疫苗卻未立刻應急護民。金門等地方政府、民間團體、政黨人士呼籲核准使用中國大陸產銷,獲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疫苗救命。民進黨防疫指揮官說對大陸的數據資料沒信心,致台灣疫苗接種率仍在低檔,眾生無奈,國民利益再被犧牲。

國家利益概念源起於歐洲,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曾言,當政者應以國家利益做為從事內政外交的最高考量,不應受當政者感情、道德倫理觀、理想,甚至意識形態所左右。國家由人民在一定土地上組成政府,自理內政外務,國民的生存與安全就是國家利益所在。

國際間不論如何擴張國家利益內涵,都是以國民利益為主體,國家是為實現國民利益而存在;國家利益不是執政團隊、執政黨或皇室、朝廷等統治階級的利益。現代政治學,乃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認為當國民利益和國家利益有矛盾或嚴重衝突時,該調整的是國家利益,而非犧牲國民利益。

當權者前年高調反中,藉香港街頭動盪傳遞亡國感,製造外部憂患,行內部分化;用國家利益概念,收割個人、政黨、統治團隊的選舉利益,不惜置國民利益於危殆不安。民進黨續掌政權後,內遇乾旱缺水、大停電、台鐵列車出軌死傷慘重等事故;外有台中美關係失衡、大陸機艦繞島等威脅。國事如麻,執政團隊更應置國民利益於個人聲望、政黨意識、統治集團利益之上。

眼下新冠疫情萬分緊急,民命艱危,陸方早申明願助台胞一臂之力。在陸營生、工作、就學的台民,原本返台避疫,近期則紛赴上海、廈門接種疫苗,人數多於赴美台僑。建議政府別再被執政聲望與各種利益制約,正視國民利益是國家利益的主體,能讓人民好好生活下去,就是執政之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