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時】 鹽的滋味

文/吳鈞堯 |2021.05.24
1305觀看次
字級

文/吳鈞堯

有人送我一塊鹽。巴掌大小如座小山,以白為底,但染土色,皺褶與苔蘚都有。鹽來自巴基斯坦,我放它在書桌,一瞥見便有人情以及風景。朋友贈鹽時遺漏保養之道,有天書桌上一片汗漬,還黏答答的,我驚訝地找根源時,發覺小山已溶解大半。

鹽山如果真是山,也得提防暴風雨,何況它不真是山,晶體受熱到了某個極點,寫下它的土石流。

一落落堆疊的鹽山,白色金字塔般,排列開來有股浪漫與思古。台南七股、金門西園,都是知名晒鹽場。中國最古老的鹽湖、山西運城的河東鹽池,開採歷史已有四千多年,小時候搞不懂,鹹巴巴的東西,一點都不可口,有什麼寶貝之處?「鹽」含有十六種不可或缺的礦物質,俠士行走江湖、尤其要穿越沙漠時,鹽更不可或缺。

我喜歡舉朱西甯的〈鐵漿〉,陳述新舊時代的交替,兩幫人馬為了爭取鹽運權,拿起尖刀朝自己胳膊、大腿猛刺,以自殘手段拚狠,不服氣的一方舉起滾沸的鐵漿往嘴裡倒,肉身瞬間凝結,發出油滋滋的烤肉聲。他贏得的同時,遠方傳來火車鳴笛聲,河運時代已經往下拉頁。

鹽的歷史綿長,商品架上也多彩多姿,粗鹽、精鹽、玫瑰鹽、岩鹽等,甚至曝晒時已是美景。西班牙亞伊薩鹽田,呈現粉、橙、紫等多種暖色調,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注滿雨水後,倒映藍天被稱為「天空之鏡」,而浮出的鹽山如一粒粒南部粽。

這一天我想起來,從沒仔細看鹽。它們大小不一,倒在餐盤上,遇水後很快喪失稜角。鹽巴以化了它自己,彰顯它的存在。我想起母親,就是這個樣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