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3】隨堂開示錄 408 大乘八宗的修行 2-1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星雲大師 |2021.05.10
1968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禪淨共修祈福法會。圖/資料照片
人間佛教讀書會主辦的「2005全民閱讀博覽會」,大師與大眾合影。大師左為台灣PHP素直友會總會長簡靜惠,右為《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教授。(2005.07.23) 圖/佛光山提供

文/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時間:2005年3月27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各位諸上善人,大家早安!

今天跟大家講「佛教修行的方法」。佛教是一個思想,是一種思想的方法,成佛的方法,不像其他的宗教只需祈願、祈禱就好。佛教在印度的時候,分了很多部派,如大眾部、上座部,各有各的看法,使得佛教百花齊放,多采多姿。

佛教來到中國之後,發展了八個大乘宗派──大乘八宗,也發展出許多小乘宗派,不過慢慢地被淘汰了。大乘八宗當中,四個宗派重視修行,四個宗派重視理論。重視修行的宗派如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重視理論的有唯識宗、三論宗、華嚴宗、天台宗。我用一個四句偈介紹佛教大乘八宗的特色,方便大家記憶。



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密富禪貧方便淨

修密宗,本身要富有、富貴,因為密宗講究供養,講究壇場,講究豪華莊嚴。密宗修行要先修「四加行」,四加行沒有圓滿,就不夠資格修行密宗法門,四加行的修行,要拜十萬個大禮拜、持十萬遍咒語等,尤其是要有十萬次的供養,這真是不容易啊!

參禪則簡單多了,樹下、林邊、洞窟、海邊,家裡的椅子上、凳子上、地板上、床上都可以打坐。參禪主要是內觀、明心見性。

淨土法門的修行是最方便的,如唐朝詩人白居易也是個念佛的修行人,他有一首詩偈形容得很好:「余年近七十,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彌陀;早也阿彌陀,晚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念佛是最方便的修行。二六時中,好比炒菜、煮飯、洗衣都能念;不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要素食,不分地方、不分國界都可以念;甚至上個淨房也能默念佛號;睡覺也可以念阿彌陀佛,就像催眠曲,可以念到睡著。當然,念佛要認真地念,音聲要念好,念的很熱、很熟、很真,才有力量。

唯識耐煩嘉祥空

唯識學的名相、比喻很多,因此學習唯識需要耐煩。其實,唯識宗的名相通達基本佛法,了解之後,再學其他的佛經就容易多了。唯識學就像天文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要有老師指導。中國大陸早期所辦的佛學院,都是唯識學院,以唯識的教學為主,因為只要通達唯識,其他就能通了。

嘉祥大師是三論宗創宗祖師,所以被尊稱為嘉祥大師。三論宗是空宗,唯識宗是有宗。其實空有不二,有的未必有,空也未必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就等於《般若心經》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覺得,除了修行以外,現代人倘若有意編佛教的義理教材,唯識和三論倒是很合乎現代,唯識等於是心理學,三論宗雖不是物理學,但對宇宙人生的解釋有很高的境界。

傳統華嚴修身律

華嚴宗是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國傳統的佛法,也是過去中國寺院最崇拜的。主要有十法界、四悉檀的修行。《華嚴經》是經中之王,版本上有《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四十華嚴》的不同。以《八十華嚴》來說,一天讀一卷,總共八十卷,也要三個月才能把它讀完。初讀的人,或許一個小時讀一卷也不容易,甚至就是讀完了,還是不懂經意。不過慢慢地欣賞,讀了幾遍以後,就能領略華藏世界重重無盡、廣大無邊的精神意涵。

針對「傳統」而言,《華嚴經》與《大乘起信論》、《楞嚴經》有類似的地方,都是提倡「真常唯心」。世間上什麼東西都會滅亡,但是真心不滅,也就是永恆的生命。身體會死,但是精神的生命永遠存在。所以,華嚴學與傳統的中國思想相符。

戒律上,在家有三皈五戒、菩薩戒;出家有比丘、比丘尼戒。「戒」主要的功能是止惡行善、防非止惡,令身口意合乎規律,就好比是國際佛光會所提倡的「三好運動」──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心。三業清淨了,不隨惡業流轉,就會有好的未來。

律學若要詳細地說,有各種戒相,不是我們的時間所准許的,總之一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義理組織天台宗

天台宗將佛法義理有系統地予以組織,比如分「五乘佛法」,有人乘、天乘、聲聞緣覺乘、菩薩乘、佛乘。五乘佛法也能概括世間上各種宗教的層次。儒家提倡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好比是佛教的三皈五戒,因此訂為人乘的佛教;基督教的博愛及十誡,好比是佛教的慈悲與十善,因而訂為天乘的佛教;中國老莊思想主張清靜無為,好比是佛教的出世思想,就訂為聲聞、緣覺乘的佛教。佛教最重要的是大乘菩薩道。所謂「菩薩道」,要有入世的、人天的精神,及出世的、聲聞緣覺的思想,要發菩提心,自利利他、自覺覺人、自度度人。

修行不一定要以哪一個宗派做為入門,有的人從懷疑入門、有的人從信仰入門、有的人從行善入門;有的人在世間上擁有豐富的經驗、閱歷,受過很多的苦難,最後在苦難中找到修行的入門。一切都是有因緣的。

有的人喜歡比較哪一個修行法門最好,其實不一定,就好比大學學科裡有物理學、化學、醫學、文學。哪一個學科好?不一定,而是在於你的因緣、你的興趣、最契合你的研究。有的人參禪,就說參禪好、念佛不好。問他為什麼?他說:「參禪比較好,有思想、高級,靠自力修。」但是有的人認為念佛靠自己,靠不住,最好是靠佛力、靠他力。自古以來,禪、淨的修行都是一樣的,不一樣是因為修行人的立場不同。不用紛爭!禪淨共修最好。

我本身在初懂佛法以後,就立下一個宗旨:「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所以,在解上,佛光山不分宗派,是八宗兼弘的道場,我們不分宗派的系統,分的是佛法的系統。在行上,一個人不可能弄懂世間上所有的東西,總要一門深入,要有選擇性。有人說禪是禪、淨是淨,在我的了解,禪、淨是一體的,比如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的境界,一心就是定,以念止念,以念佛的這一念來止息妄念。

最方便的修行方法。家裡沒有佛堂也不要緊,早上起來,就在床上打坐五分鐘;或在沙發上、椅子上坐個五分鐘。當然,坐禪的地方不要太光亮、風不要太大、冷氣不要太強、雜音不要太多。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