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堤邊葉片呈枯乾的顏色。圖/滿佳
花蓮海崖谷的露天平台。圖/滿佳
最近全台響起缺水警報,也讓我想起上次前往苗栗三灣永和山水庫一遊的往事。
乍聽永和山水庫不禁納悶,永和有山嗎?上網一查方知,是位於苗栗三灣永和村的水庫,原名東興水庫,因永和村舊名永和山,水庫完工後應村民要求,改名永和山水庫,它與新北的永和連遠親都沾不上,是我孤陋寡聞了。
永和山水庫是全台第一座設攔河堰壩而沒設水門和水閘的水庫,目前供應新竹與苗栗地區重要的民生、灌溉及工業用水。每年4月底至5月初桐花開滿水庫周邊,是客家桐花季推薦的賞桐步道,可惜我們來早了,錯失賞花良機。
但當居高臨下,俯瞰這座湖光山色,綠意盎然的水庫時,反倒覺得來得正是時候。因久旱不雨,曾被淹沒的壩邊水位下降痕跡,此刻在燦亮陽光下清晰得一目了然,刻畫出的線條似乎能細數;斜坡狀的土壩上,早經往日積水沖洗得一塵不染,堆壘的石頭顆顆分明。
再往前走,只見浮露水面的庫底小山丘居然已長滿青草,果真綠意盎然,眼下皆一一突出在殘存的水面上,與藍天白雲天光水光相輝映,交織成朦朧中如真似幻的湖光山色祕境。嘖嘖稱奇之餘忍不住驚歎,多麼絕美的奇景!或者應該說,拜缺水之賜陰錯陽差造就出這場美麗的災害吧!
風景美則美矣,唯苦了這地區的居民,沒水可用日子難過呀!看看壩堤邊的小葉欖仁樹,樹型獨特然葉片色澤已非;堤上整排榕樹樹幹大概是缺水滋潤而呈褪色的泛白,大地彷彿都苦苦翹首企求來場及時雨好解渴脫困。我想熬過這段有水當思沒水之苦的陣痛,節約水資源的共識應已深植人心了。
但願此景賞盡更無景。這景象的確是空前的,也千萬要是絕後的,這可不是自然界花開花謝那般饒富詩情的好風光,土地經不起年年乾旱的重創啊!生平首度美景當前,驚豔卻更驚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