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特別對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積極參與和支持脫貧功績的各界人士表達感謝,使得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據世界銀行統計,自上世紀八○年代以來中國共有八億多人擺脫貧困,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民日報報導稱,綜覽古今,環顧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這麼大的脫貧成就,如此輝煌而艱苦的勝利,當然稱得上「標榜史冊的人間奇蹟」。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值此特殊時刻,大陸完成全面脫貧確實意義非凡。借用其官方說詞,這場中國奇蹟是向世界昭示,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重信守諾。中共成立之初,就以「打土豪、分田地」為訴求,表明它要為廣大貧下中農追求翻身機會,經過漫長歲月的探索、幾代人的努力,中華大地貧窮現象終於被消滅,當然值得大書特書。
然而也不能不指出,大陸脫貧的成就並不只是中共的功勞。早自毛澤東時代,大陸就已經把脫貧列為主要課題,卻毫無效果,甚至曾造成幾千萬人飢餓死亡。大陸脫貧真正看到成效,是從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才有的。自此大陸與全球市場對接,加上美國給予最惠國待遇,支持大陸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使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外資進駐提供數以億計的就業機會,才讓在創造經濟奇蹟的同時,締造了脫貧的人間奇蹟。
在此過程中,台商扮演了十分關鍵的角色。改革開放初期,大陸因長期封閉,連如何接單、外銷都無法可循,台商不但帶去資金、人才和技術,也把管理和know-how輸出,讓大陸可以順利銜接全球市場。尤其六四事件後,外資紛紛撤離,唯有台商逆勢進駐,讓大陸經濟得以持續。台商至今仍是大陸經濟支柱之一,據統計二○一九年中國貿易出口規模最大的一百強企業,台商高達三十二家,中國外貿前十大企業,台商就占了四家。台商對大陸經濟、外貿和就業的貢獻,由此不難看出。
台灣企業為大陸掙外匯、促進各地就業,對大陸實現全面脫貧貢獻巨大,更不用說多少台灣人投入大陸希望工程,為窮鄉僻壤出錢出力,但這些長期來卻都被陸媒刻意避談、淡化,對台商和台灣其實很不公平。這次習近平在表彰大會上,特別提到台灣同胞的貢獻,也算是還了起碼的公道。當然兩岸經貿投資是互惠的,許多台商因為投資大陸而致富,台灣也每年從大陸獲得鉅額的貿易順差,這些都是不容抹煞的事實,足以說明兩岸合(和)則兩利。
近年美國川普政府打台灣牌制衡中國,使大陸武統聲浪高漲,兩岸敵對情緒升高。兩岸同文同種、一旦兵戎相見,沒有一方是贏家。隨著美國政權輪替、美中關係重啟,台灣也順勢調整國安人事。兩岸能否否極泰來,雖然複雜萬端,但從大陸全面脫貧的成就,或許可以得到若干啟示。畢竟為民謀福、為民興利,才是兩岸人民心之所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