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帕海貝爾 文/林一平 |2021.02.23 語音朗讀 25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帕海貝爾 圖/林一平 圖二:全智賢 圖/林一平 圖三:陳美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某次我搭高鐵南下到屏東科技大學演講。在車廂中正要閉目養神,卻被一陣手機鈴聲吵醒,是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圖一)的《卡農》(Canon)旋律。我很不舒服的忍受著鈴聲,並非不高興被吵醒,而是音樂品質實在太差。帕海貝爾的《卡農》被很多人譽為最美麗的音樂,卻被搞成如此俗氣難聽的手機罐頭鈴聲,實在是焚琴煮鶴。卡農的輪奏很適合成為手機振鈴,卻從未真正聽到好聽的卡農振鈴旋律。帕海貝爾在西洋音樂史上經常被忽略,他的作品也沒有被妥善的保管。我費盡心思,只找到一張他的畫像,就重複畫了三次,每畫一次,就有不同的感受。帕海貝爾雖被忽略,卻曾擔任過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哥哥的音樂老師。巴赫的父親去世之後,這位長兄負責教導巴赫的音樂,因此可以說帕海貝爾也間接指導了巴赫。據說帕海貝爾作曲的《卡農》就是在巴赫的婚禮上演奏,流傳至今,成為不朽名曲。抒情片電影常常以《卡農》為配樂,例如《我的野蠻女友》(My Sassy Girl)中的女主角全智賢(Jeon Ji Hyun;圖二)彈奏《卡農》,瞬息間,一個野蠻的ㄚ頭變成了氣質美女;常常蹦蹦跳跳拉快節奏小提琴的陳美(Vanessa-Mae Vanakorn Nicholson;b.1978;圖三),一演奏《卡農》時也變得沉穩內斂了;我的兩個女兒小時候都參加新竹實驗中學的樂團:大女兒Denise在樂團擔任小提琴手,很喜歡拉奏《卡農》的旋律,我特別買了 《卡農四重奏》的DVD,當作她單獨練習時的配樂;二女兒Doris則喜歡以鋼琴彈奏《卡農》。如今女兒們都離開台灣,想要再聽女兒彈奏《卡農》的音樂旋律,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將《卡農》改編成活潑亂蹦演奏,卻能不落入膚淺俗套的是古典辣妹四重奏(bond Classified)。辣妹四重奏於2001年成軍,以解放熱情的音樂,顛覆傳統,風靡全世界。第一小提琴坦尼雅(Tania Davis)、第二小提琴艾歐絲(Eos Chater)、埃爾斯佩思(Elspeth Hanson)、大提琴蓋宜(Gay-Yee Westerhoff)均從正規音樂學院畢業,她們透過獨奏、協奏與對話,在傳統提琴中加注電子音效,形成聲色豐富的演奏風格。古典辣妹改編《卡農》的演奏曲叫《Lullaby》,有印度風,除了四位辣妹的提琴合奏外,並有英國皇家愛樂管弦樂團(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助陣,豐富了聲音的多元化,在傳統演奏中加入現代風格,讓聽眾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註:卡農(Canon)實際上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而《D大調卡農與吉格》是德國作曲家約翰.帕海貝爾作品,也稱《約翰.帕海貝爾卡農》,因是最著名的卡農樂曲,有時也常以《卡農》代指。 前一篇文章 【雲遊隨筆】 木屋 下一篇文章 【花就是禪】 微山水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8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過往,一個你願意回頭去理解的點【王文靜看世界】從恐龍蛋說起──植物為何要演化出水果【閱讀生活】一湖秋色【詩】山水的盛宴【時食有味】一年之茶在於秋【浮世畫框】廖修平國際典藏印記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閃文集】羅蘋的情人【閃文集】黃金杯【閃文集】印刷的奇蹟【閃文集】 貓——披著毛皮的天使【閃文集】 都柏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