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華】 台北最國際化的地區:大稻埕

文/徐逸鴻 |2021.04.08
3687觀看次
字級
建昌街洋樓街景。圖/徐逸鴻

文/徐逸鴻

台北大稻埕位在艋舺與大龍峒之間的淡水河邊,開發時間相當晚。咸豐元年(一八五一)有林益順商號到此經營貿易,是為開發之始。

三年之後,艋舺發生了頂下郊拚(又稱「四縣反」,為一八五三年發生於艋舺的分類械鬥),同安人以林右藻為首,轉移到大稻埕開設商號,大稻埕因此逐漸繁榮起來。聚落以媽祖廟慈聖宮及霞海城隍廟為中心,往南北發展出南街、中街、中北街、普願街等,也就是今日著名的迪化街。後來,本來在萬華地區開設寶順洋行的英國商人杜德(John Dodd),因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艋舺發生排斥洋人運動,轉而改在大稻埕落腳,之後的洋商亦紛紛跟進,進駐大稻埕一帶。大稻埕因此成為台灣北部重要的洋人聚集地,也是台灣茶葉的產銷中心。

茶產業在大稻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所有粗製的毛茶都是運到大稻埕加工,製作成包種茶或烏龍茶後,再行外銷。大稻埕因此出現了許多與茶產業息息相關的建築物,如茶棧、精製茶館、洋行等。茶棧就是存放毛茶的倉庫,茶農或茶販將毛茶運到茶棧存放並進行交易,接著運到精製茶館。精製茶館又分生產烏龍茶的「蕃莊」和生產包種茶的「鋪家」。另外還有茶箱製作工廠,以及最後販售給專營出口的洋行。

洋行建築現在雖然已經完全不存在了,但從文獻與老照片資料可以看出,洋行多半高兩層樓,外圍一圈迴廊,立面作半圓拱,也就是類似陽台殖民地樣式。據文獻記載,英商德記洋行的洋樓建築,一樓是倉庫,二樓作辦公室,也許就是當時洋行的普遍作法。

當然,大稻埕還有許多華人經營的茶行進行出口貿易,由於目前留下的資料不多,無法知其樣貌。

清末在大稻埕設館的洋行多半位在淡水河邊、建昌街、千秋街(今貴德街)以及六館街(今南京西路)一帶,這裡臨近淡水河碼頭,距離大稻埕漢人市街及台北城內都不遠,位置適中;建昌街以東還有一條南北向的小運河,將此區與漢人街市隔開來,非常符合當時「華洋分居」的想法。

這條南北向的小運河連接了各商館的後門,頗具歐風情調,是大稻埕很有特色的一個地段。清末劉銘傳任台灣巡撫的時候,曾大力對這個區域推行建設,還在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指定大稻埕為外僑居留地。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台灣和福建之間的電報線路安放完成,電信總局設置在建昌街,而非城內的政治中心區,可想而知電信設施對於貿易訊息的傳遞將提供多大的便利。

兩年之後,在劉銘傳的推動下,板橋富商林維源與大稻埕茶商李春生,於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合資成立了建昌公司,在大稻埕進行築堤、開發新街市,出售或出租土地的業務。這項開發相當受到洋商歡迎。與淡水河平行的千秋街、建昌街上,不但蓋起了兩層樓高、帶西式拱卷的洋樓,也出現傳統的中式磚造街屋。另外還有東西向的六館街,街道寬闊,兩側都是高大的建築與西式洋樓,據說「六館」這名稱就是來自六座洋行。

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從基隆到台北的鐵路通車,台北站就設置在六館街南邊,鄰近洋人居住區,可見鐵路的規畫也緊扣著大稻埕的茶葉貿易活動。

雖然開發較晚,但清末的大稻埕已凌駕清代早期的新莊與清代中期的艋舺,成為當時台北的經濟中心,不但形成以漢人為主的傳統市街與洋商居住的洋館區,還擁有台北最大規模的市街。而洋商的進駐與西洋風格的建築景觀,除了是西方商業資本進入台灣的象徵,同時也將大稻埕轉變成為清末台北最國際化的區域。

(《圖說清代台北城》,貓頭鷹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