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小世界】紐約客大搬風

文/翁台生 |2021.01.07
1834觀看次
字級
紐約疫情期間碰上「黑人的命也是命」大示威,民眾趁機打劫商家,紐約五大道商圈生意暫停,外窗加裝木板防搶,曼哈頓梅西百貨(圖)外窗也加裝防護夾板。圖/陳麗卿
紐約疫情期間碰上「黑人的命也是命」大示威,民眾趁機打劫商家,紐約五大道商圈(圖)生意暫停,外窗加裝木板防搶,曼哈頓梅西百貨外窗也加裝防護夾板。圖/陳麗卿

文/翁台生

紐約客遭逢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以來最冷酷的冬天,稱之為「百年孤寂」也不為過。

號稱世界十字路口的時報廣場,2021燈球黯然落下,沒有萬頭攢動的場面,送走了慘澹的2020,人人期待新年能帶來新希望。

原本紐約的冬天就是比較蕭瑟,許多不耐風寒、沒有體力鏟雪的紐約客,早就南下佛羅里達過冬,也有遠走南加、夏威夷;這一大批人習稱為「雪雁」的季節移動,一直要到開春才回巢。

2020紐約「雪雁」移動十分反常,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紐約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震央,早從三月「暫停」封城之時,紐約客就已經大批出走,避居長島、紐約上州哈德遜河谷、卡茲奇爾山區,遠一點的搬到隔鄰的賓夕法尼亞州、新澤西州,更遠的到羅德島州,還有麻塞諸薩州的鱈魚角、瑪莎葡萄園與納克特島。

還有更多的「雪雁」提早南下避疫,大多集中在南佛羅里達州,也有往東南去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部分轉進到德州,如此大搬風前所未見。

紐約客所以能夠隨機應變、彈性流動,基本上跟紐約市的特殊人口結構有關。根據調查,紐約市近九百萬人口中,頂尖的百分之一每年收入平均二百二十萬美元;有百分之五的高端人口,平均年收入在四十八萬美元。這些人在紐約市外都有另外一個家,也較能來去自如。

2020年三月開始新冠疫情擴散之後,大蘋果都市生活圈結構大改變,百老匯藝文活動、博物館、音樂展演全停,餐廳用餐受限,染疫風險限縮活動範圍;再加上明尼蘇達州佛洛依德遭警壓頸意外死亡引發「黑人命也是命」抗議活動一波接一波,市區商家受波及風聲鶴唳,治安敗壞,犯罪事件頻傳,槍擊案比前一年倍增,顯示紐約市不再是宜居之地。

紐約疫情期間遊民問題嚴重,街頭髒亂;上西城更因為一家知名老飯店改為遊民收容所,周邊環境益形惡化,居民幾度向市府陳情抗議未果,有些乾脆搬離。根據追蹤手機行動數據分析顯示,這一段期間上東城、上西城住戶外移比例高達四成,情況相當明顯。

疫情期間在家上班逐漸成為常態,再加上子女教育問題,也助長這種外移的現象,其中又以白人家庭比例較高。根據美國郵局統計資料顯示,2020紐約市有三十萬戶申請變更郵寄地址,換算總人口實在驚人。

也難怪有人唱衰大蘋果說紐約已經完了,以前的輝煌再也回不來了;但是不少知名的紐約客卻堅信,紐約這個城市的堅韌活力,送走瘟神,回復以前榮景只是時間問題。

時報廣場年底的 Good riddance day活動,每個人把年度最想擺脫的糟心事寫在紙片上,丟進碎紙機毀掉;2020最惹人厭的年度代表字當然是新冠肺炎;感覺上就像是紐約客一場很不耐煩的抗議活動:「謝天謝地!瘟神終於走了」。

期盼2021,全世界能早日走出那條已經見到光的黑暗隧道,讓紐約以往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氣回流。畢竟大蘋果是個要靠全球供養的偉大城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