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讓 善用口琴傳達理念

文/竹山 |2021.01.02
4637觀看次
字級
李讓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圖/李讓提供
李讓應大提琴家張正傑邀請,在金門坑道音樂節演出。圖/李讓提供
演奏十孔口琴展現舞台魅力。 圖/李讓提供
2020年,花影樂團推出首張同名迷你專輯。圖/李讓提供
2017年受邀至德國世界口琴節演出,同時拍攝婚紗。圖/李讓提供
2015年與長榮交響樂團彩排照。圖/李讓提供

文/竹山

幼稚園時只上了一堂課,就被鋼琴老師認為「沒天分」的李讓,竟然在大學時拿到世界口琴大賽雙料冠軍。4年後(2013年),再得到三重奏世界冠軍(任半音階主奏),是一位集古典、流行、爵士、創作……全方位的職業口琴音樂家。

雖然鋼琴夢在幼兒時期就被澆冷水,李讓熱愛音樂的心沒被澆熄。就讀師大附中時加入父親口中「很簡單,連譜都不用看」的口琴社,深入之後才發現,口琴世界很廣大。之後又受到很多口琴演奏者的表演感動,令李讓琴齡才只有一年時,就立志未來要做「口琴音樂家」。

父母對他這樣的決定當然是多所顧慮,一方面,沉迷口琴令李讓成績下滑;二方面,是擔心這個職業的「錢途」。但李讓用行動告訴親人──專業和口琴可以兩者得兼,大學聯考志願選擇「社工系」,背後更藏滿了小心機。

「當時,我以為社工系很好『念(混)』,而且社工待遇普遍不高,只要口琴演出收入優於當社工,家人的反對阻力就會減少……」

一旦自滿就不再進步

真正就讀輔仁大學社工系後,李讓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也體會到當初「不純正」的選填志願動機,及社工系的專業訓練與社區實習,歪打正著的帶給自己很多生活及表演生涯的滋潤與養分,也啟發他表演與公益兼顧的口琴人生。

李讓以口琴老師、音樂老師身分,參與許多團體的授課,如台北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口琴班、萬華聖女小德蘭朝聖地天主堂安親課輔班,期許將大學時所學,與美好的音樂結合關懷社會。去年11月28日,他更與鋼琴家金墨雨,在小德蘭天主堂辦了慈善音樂會《微光琴格》,扣除必要支出,收入全部捐出。因為他堅信即使「琴格」細小,光芒依然能和煦穿透──愛與關懷也是。

在口琴學習上,李讓啟蒙於楊正祥老師,先後師事旅德爵士鋼琴與作曲家黃俊傑老師,及德國爵士口琴大師Jens Bunge先生,但大部分時間靠網路自學。「謙卑、自律與堅持非常重要,千萬不能以為自己已經很棒了。」李讓坦言,他曾經自以為很棒了,但後來發現,一旦心態如此,就再也不會進步了。

追求完美不會有盡頭

除了跟老師學觀念與理論,向網路老師學各種技巧,李讓也不斷地觀看、聆聽國內口琴團體,或國外口琴大師的現場及錄影演出。「學音樂,永遠都有瓶頸,但有瓶頸,才是有趣之處。」李讓認為,音樂其實是表達哲學的方式,從這個角度看,真理與完美是不存在的。「當接近完美的那一刻,永遠覺得有瓶頸,一旦跨越,境界會提升,但不會有盡頭,所以要一直前進……」李讓帶著甜甜帥氣的笑容說。

李讓不否認,從2004年考上大學起,曾汲汲於得到國際獎項,目的是希望在大學畢業前得到家人認同。2009年,他在德國的世界大賽中拿下「爵士半音階口琴」冠軍,並以自己創作的曲目〈AM〉贏得「藍調/搖滾/民謠/鄉村十孔口琴」冠軍,這4個項目都偏向草根音樂,華人得獎是非常難得的第一次。

來自琴友的心靈啟發

其實,在前一年(2008)杭州賽事中,或許因得失心太重,李讓在賽前嚴重腸胃不適、一直拉肚子,同樣是去參賽的馬來西亞隊友,發現他的狀況後,前來關心並協助,讓他深受感動之餘,也好奇「為什麼競爭對手會對自己伸出援手?」結果對方回說,「參賽並不是為了得獎,而是認識同好及分享」。

這個回答,令李讓反思了很久,覺悟到音樂不是拿來競爭與證明什麼,而是用來分享與傳達理念的,所以隔年參賽時,他完全沒有必須得獎的壓力,而是以「這不是一個競爭的舞台,只是一個自我表述的空間」的心情參賽,反倒贏得雙料冠軍。

跨界演出激盪新火花

2011年,李讓加入「Mr. Why花影樂團」,嘗試將口琴與各種樂器搭配,開創豐富多采的音樂可能性,並希望多創作療癒撫慰人心的音樂,覺得這比較符合自己對音樂的想像。2015年李讓與長榮交響樂團、指揮家莊文貞老師合作,演出口琴協奏曲《羅馬尼亞幻想曲》,是首位在國家音樂廳演奏半音階口琴協奏曲的台灣演奏家。

多年來,李讓的演出足跡遍及日本、韓國、中國、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更長年擔任國內外口琴大賽評審。2019年4月與鋼琴家金墨雨在台中國家歌劇院舉辦「簧格時代」口琴獨奏會。6月和金墨雨共同受馬來西亞邀請,將「簧格時代」音樂會帶至海外,因為太受歡迎,還在活動翌日加演一場。

去年11月初,李讓受大提琴家張正傑邀請,參與金門坑道音樂節,在翟山坑道演出。一進入坑道就被人工開鑿花崗岩洞的鬼斧神工震撼感動,坑道的音場效果非常動聽,不用麥克風就能與古典音樂和諧表現,這是一次不一樣的口琴演出,讓李讓和張正傑兩位音樂家,表演得酣暢淋漓,聽眾更是如痴如醉。

增加口琴音樂能見度

李讓常笑言,就讀社工系「最無與倫比的收穫」,就是在上行銷管理通識課時,與後來成為老婆的蔡岑琪分在同一組。中文系的蔡岑琪,從小學繪畫,國中讀美術班,大學時以恐怖小說出道得獎,是台灣小有名氣的華文輕小說家。

2009年,李讓為了去德國比賽做CD募款,蔡岑琪覺得CD封面太過陽春而撩落去幫忙,從此成了「李讓的專屬設計師」。但凡李讓個人及他所參與的演出,從企畫、文案、形象廣告、海報及DM設計,乃至申請補助結案報告……都由蔡岑琪一手包辦。

夫唱婦隨甜蜜相伴,讓李讓的創作靈感源源不絕,展望未來,李讓希望讓「弱勢」的口琴樂器及口琴演奏者,能走進學院,讓有意學習者,能獲得更完整的教學與教育。「台灣有許多優秀口琴團體,得到國際大獎的人也很多,但是能見度偏低,以致每每演出後,最常得到的回饋都是:哇!我從來不知道口琴可以吹成這樣。」

「當初,我完全沒有理論基礎,後來發覺很重要才去學,因此建議學口琴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好好充實理論基礎,一定更能提升演奏樂趣。」雖然台灣學子深受課業壓力,李讓還是鼓勵對音樂有熱情的年輕人,不要遇到壓力就放棄所愛。

李讓也希望,口琴演奏者應努力提升口琴音樂質感,增加曝光度,希望若干年後,聽到的不再是從來不知道口琴可以吹出如此美妙的旋律,而是「這就是我想要聽的口琴音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